十笋无一竹,百卵无一禽。
竹苦刀斧伤,禽畏虞罗侵。
见卵思禽飞,见笋思竹林。
何异下邑士,满有轩冕心。
终焉井中坐,仰见天几寻。
偏于蔀屋隙,飞梭走光阴。
白发日自摘,君门似天深。
能无通籍者,汰沙出黄金。
州县昔矮屋,今看更深沉。
绝胜夸昆士,龙钟抱膝吟。

【注释】

十笋:十个竹笋。无一竹,指没有竹林。百卵:一百个鸟蛋。无一禽,指没有鸟飞。竹苦刀斧伤,竹被刀斧砍伐。禽畏虞罗侵,禽害怕虞人的捕杀。见卵思禽飞,看到鸟蛋想到有鸟飞翔。见笋思竹林,看到竹笋想到竹林的繁茂。何异下邑士,下邑的士人(指平民百姓)和您一样,都怀有一种荣华富贵的思想。轩冕:古代卿大夫的冠饰。井中坐:像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自以为了不起。天几寻:天上有几座山?几丈高?这里用来形容仕途升迁的艰难。偏于蔀屋隙:处在狭小的屋子的角落。偏,偏颇,狭隘。蔀,通“逼”。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借咏竹寓言,抒发了作者对官场黑暗、世态炎凉的不满情绪以及归隐之心。

首联两句写景。这两句看似写景,实际上却寓含着深刻的寓意。“十笋”与“百卵”,数量虽多,但都是“无一竹”,“无一禽”,说明竹林、鸟巢是不存在的,而作者也找不到出路。

颔联两句议论,揭示了诗人归隐的原因所在:“竹苦刀斧伤,禽畏虞罗侵。”竹子遭刀斧砍削而受伤,鸟儿害怕虞人的捕捉而受到残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强烈愤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颈联两句抒情,以物喻人,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见卵思禽飞,见笋思竹林”两句,运用了类比手法,将竹笋比喻为鸟卵,表达出作者希望回归自然、远离世俗纷扰的愿望。

五、六、七、八四句进一步抒写作者归隐的决心。“何异下邑士,满有轩冕心”,意思是说,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同您一样,都有做官、享受荣华富贵的想法。最后一句“能无通籍者,汰沙出黄金”,意思是说,那些能够获得功名的人,就像淘沙一样,只有经过筛选才能显露出来;而那些平庸无能的人才被埋没了。

尾联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归隐后的喜悦心情。“州县昔矮屋,今看更深沉”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出自己曾经居住过的简陋房屋如今已经变得非常高大、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隐后生活变化的感慨和欣慰。

整首诗通过咏物寄情,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