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生高冈,枝叶菀成林。
上有孤飞凤,结巢在其阴。
毛羽烂五采,嗈嗈鸣好音。
虞舜去已远,王风不可寻。
来仪苟非时,亦何异凡禽。

《孤凤吟》是明代诗人倪谦的作品。全诗如下:

梧桐生高冈,枝叶菀成林。
上有孤飞凤,结巢在其阴。
毛羽烂五采,嗈嗈鸣好音。
虞舜去已远,王风不可寻。
来仪苟非时,亦何异凡禽。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每个诗句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1. 梧桐与凤凰
  • 梧桐生高冈:梧桐生长在高处,象征着高尚的品质或坚韧的精神。
  • 枝叶菀成林:描述梧桐生长繁茂,形成一片树林的景象,暗示了群体的力量和团结。
  • 孤飞凤:孤凤即孤独的凤凰,象征着高贵、独立和不凡的品质。
  1. 凤凰的巢穴
  • 结巢在其阴:凤凰选择梧桐树的高岗作为巢穴,体现了凤凰选择高处以避风雨的智慧。
  • 毛羽烂五采:描述了凤凰羽毛的颜色斑斓,五彩缤纷,象征着美丽和华丽。
  • 嗈嗈鸣好音:描述了凤凰鸣叫的声音悠扬动听,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和谐的环境。
  1. 历史典故
  • 诗歌中提到的“虞舜去已远”,实际上指的是传说中的尧帝去世,舜帝继位的故事。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君之一,他的治理被后人传颂。
  • “王风不可寻”中的“王风”通常指代古代的礼乐文化,而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理想的政治风尚或社会风气。
  1. 哲学思考
  •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诗人可能在反思人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如凤凰的高洁与独行,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
  • 这种观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1. 艺术手法
  •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凤凰”不仅是一个具体的生物,更是某种精神或理想的象征。
  • 诗歌中的色彩描写(毛羽烂五采),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1. 赏析
  • 《孤凤吟》通过对凤凰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贵品质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向往。
  • 诗歌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孤凤吟》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一次深刻的历史与文化探索。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