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书数帙,禁足似禅关。
读罢听啼鸟,文成看远山。
桂阴侵几碧,流水到门闲。
余亦寻幽者,徘回不欲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访公群弟山中书舍”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行踪,是写诗人寻访友人而到山中书舍;“小窗书数帙”两句写诗人在山中书舍里专心致志读书的情景,其中“禁足似禅关”,用典贴切。“读罢听啼鸟,文成看远山”两句写诗人读书至深夜才听到鸟儿的叫声,看到远处的山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桂阴侵几碧,流水到门闲。”两句写山中书舍的景致,诗人用拟人手法描写出山中书舍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之情。“余亦寻幽者,徘回不欲还。”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诗人在朋友的书舍里徘徊留恋,不愿离去。整首诗以叙事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答案】
访公群弟山中书舍
小窗书数帙 —— 在狭小的书房内翻阅着几卷书
禁足似禅关 —— 好像被囚禁似的
读罢听啼鸟 —— 读着书时听见鸟儿在啼叫
文成看远山 —— 读完书后看见远处的山峦
桂阴侵几碧,流水到门闲 —— 山中书舍四周有桂树荫庇,门前有溪水潺潺(注:此处应为“桂阴”为名词作动词,意为“桂树的阴影”)
徘回不欲还 —— 我也是一个爱好幽静的人,徘徊流连,不想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