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使君幕中客,惯趋广庭侍双戟。
雨晴拂晓时一过,齿齿屐痕开藓石。
使君何所作,白羽摇摇藤七尺。
使君何所好,湘缥在床琴在壁。
迩来使君偶坠马,十日不踏长安陌。
芳英落尽春已晚,影倒青林日光射。
君不见少陵老翁亦伤足,犹对骅骝歌喷玉。
又不见汉庭司农不受辱,自比辕驹悲局促。
人生须作壮士豪,安能蚩蚩等胥仆。
城西有山如少室,城南有村如杜曲。
映水岩云锁翠微,隔花山鸟啼苍竹。
君须乘舆我须马,磁罂满载春缸绿。
酒酣拔剑共起舞,诗祟病魔齐就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为《白岩公坠马次杜韵奉呈》。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 我本来是使官幕府中的客人,惯于在广庭中侍奉双戟。
- 雨后晴朗拂晓时,我经过山石上,齿痕清晰如同开过的藓石。
- 使君做了什么事?白羽摇曳藤七尺高。
- 使君有什么爱好?湘缥在床琴在壁。
- 现在使君偶尔坠马,十天不踏长安陌。
- 芳华已过春意晚,影倒青林日光射。
- 你看,少陵老翁也因伤足而悲伤,犹对骅骝歌喷玉。
- 你再看看,汉庭司农不受辱,自比辕驹悲局促。
- 人生须作壮士豪,安能蚩蚩等胥仆。
- 城西有山如少室,城南有村如杜曲。
- 映水岩云锁翠微,隔花山鸟啼苍竹。
- 你和我都乘舆骑马,磁罂满载春缸绿。
- 酒酣拔剑共起舞,诗祟病魔齐就戮。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任左拾遗时的代表作。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诗的第一句“我本是使官幕府中的客人,惯于在广庭中侍奉双戟。”描绘了诗人的身份和性格,他是一位忠诚、正直、勤勉的官员,乐于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第二句“雨晴拂晓时一过,齿齿屐痕开藓石。”则描绘了诗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不忘欣赏自然美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
第三句“使君何所作,白羽摇摇藤七尺。”则是对使君的赞赏,称赞他的才艺非凡,如同藤条般坚韧不屈。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使君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使君的生活情趣,他喜欢白羽飘动的风筝,欣赏湘缥美丽的衣物,这些都显示了他的高雅品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使君生活的关注,当使君意外坠马时,他担心不已,担心他受伤,甚至希望他能像骏马一样驰骋自如。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主张人生须做壮士,不能苟且偷安,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同时,他也呼吁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等到老了才后悔没有好好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关怀,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