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看山色,携筇到上方。
鹤从珠树出,龙向钵花藏。
夜壑流清磬,春云护石床。
远公栖隐处,日夕坐相忘。

【注释】

宿华山:住宿在华山。

寒法师:唐代高僧寒山,号“寒山子”。此诗是寒山子夜宿华山时所作。

筇(qióng):手杖。

上方:指山顶。

珠树:佛教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塔,用七宝砌成,有如明珠。

龙向钵花藏:龙王藏在钵花之中。比喻深藏不见。

清磬(qìng):佛教音乐乐器。磬,石制或陶制的打击乐器。

石床:佛教中的法器。

远公:指慧远大师。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怀的诗。诗人夜宿华山,偶观山色,便兴致勃勃地登上山顶,观赏佛光,吟咏佛曲。诗人以“携筇”二字点明自己的身份和行动,表明其与常人不同。“鹤从珠树出,龙向钵花藏”,这两句是说:一只白鹤从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塔(珠树)飞出,一条巨龙藏在了佛祖的钵花之中。

“夜壑流清磬,春云护石床。”夜幕降临的时候,涧壑中传来阵阵清脆悠扬的梵音(清磬),春云缭绕着石床。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清磬声与涧壑声、春云声进行对照,写出了夜晚的宁静祥和,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远公栖隐处,日夕坐相忘。”远公大师居住的地方,夕阳西下时诗人就在那里打坐冥思,不知不觉地忘却了世俗的一切。这两句是说:隐居的大师居住的地方,我每天傍晚都在那里打坐冥思,忘记了世俗的一切烦恼。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喜爱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十分丰富,如珠树、龙王、清磬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和深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