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郎好奇策,百发无遗矢。
嗟彼佳人儿,置之若充耳。
身弃千貔貅,独行不知止。
病马忽腾槽,驽马栈下死。
何代无㹠犊,郦兄不欺已。

诗句解释

1. 桓郎好奇策,百发无遗矢。

  • 桓郎: 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这里代指桓温。
  • 好奇策: 指桓温和他的朋友们对战争策略的好奇和追求。
  • 百发无遗矢: 意指每次射击都能命中目标,形容射击技艺极高。

2. 嗟彼佳人儿,置之若充耳。

  • 嗟彼佳人儿: 用叹息的语气表达对某位美人的赞美。
  • 置之若充耳: 将美人比喻为塞在耳朵里的棉花,形容她被轻视或不被重视。

3. 身弃千貔貅,独行不知止。

  • 身弃千貔貅: 形容某人被抛弃如同千只貔貅(猛兽)一般,形象地表达了被遗弃的无奈和悲伤。
  • 独行不知止: 独自行走却不知道停止,可能表示迷失方向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4. 病马忽腾槽,驽马栈下死。

  • 病马忽腾槽: 一匹生病的马突然跳起来吃食。
  • 驽马栈下死: 形容马匹虽然强壮但因为不当使用而最终死亡。

5. 何代无㹠犊,郦兄不欺已。

  • 㹠犊: 指良驹。
  • 郦兄不欺已: 用“郦山之玉”作比喻,表明郦山产的玉石虽珍贵却不欺世,与这里的良马相类比,强调了诚实和真诚的品质。

译文

读史杂述其四:桓温好奇策,百发无遗矢。叹佳人为他人所弃,置之如堵耳;身离群英,独步前行却不知止。病马腾槽,驽马死于栈下,何代无良驹?郦山之玉非欺世之物,诚信为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桓温、佳人、病马及良驹等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诚信、忠诚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诚信与欺骗的界限,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同时,通过对病马和驽马命运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个人境遇的不同理解。最后,通过对郦山之玉的比喻,强调了真诚的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