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得无人境,图书杂鸟鱼。
蕉花酿雨露,桐叶谱居诸。
旧伴携孤鹤,新诗挂蹇驴。
眷兹浑欲舞,身履定何如。
【注释】
幽径二首:组诗。这是第一首。
焉得无人境:哪里能够找到没有人烟的世外桃源。
图书杂鸟鱼:书籍和鸟兽鱼虫混在一起,比喻学问与世俗杂糅。
蕉花酿雨露:蕉叶像花一样,用蕉叶泡酒,可以酿成甘美的酒。
桐叶谱居诸:桐树叶子可以做乐器等器物,所以用桐叶谱曲。
旧伴携孤鹤:以前曾经有一位友人,骑上一只孤独的鹤。
新诗挂蹇驴:新的诗作挂在跛脚驴背上。
眷兹浑欲舞:对这种生活十分向往,恨不得马上跳起舞来。
身履定何如:自己亲自去体验一下怎么样?“履”同“践”。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咏物抒怀的小诗,写诗人在山野间徜徉,发现一个无人的桃源,便欣然留连忘返的情景。
首联:“焉得无人境?”这一句是说,到哪里去才能找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就是理想的境界呢?作者以设问的方式开篇,既表明了追求理想的执着心态,又暗示出他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向往理想境界的热切心情。
颔联:“图书杂鸟鱼。”这里运用了“图书”、“鸟鱼”两种事物相杂的意境,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山野间风景优美、自然和谐的画面。“图书”指书卷,“鸟鱼”指山林间的飞鸟游鱼。诗人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颈联:“蕉花酿雨露。”这一句进一步描绘出山野间的景象。诗人将蕉叶比作花朵,用它来酿造美酒,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山野生活的赞美之情。“酿雨露”则暗示出山野间的气候宜人,水源充足,为山野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尾联:“桐叶谱居诸。”这里运用了“桐叶”、“居诸”两种事物相融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桐叶”指的是梧桐树叶,古人常用其来制作乐器,如琴、瑟等。而“居诸”则是指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诗人通过将两者相融,表达了他对山野生活的深深向往。尾联中,诗人用“眷兹浑欲舞”来形容他对这种生活非常向往,恨不得马上跳起舞来。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亲自去体验一下这种生活的想法。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开篇,既表明了追求理想的执着心态,又暗示出他对于现实的不满;接着运用多种意象描绘出山野间的风景和生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最后则以“眷兹浑欲舞”来表达自己对亲自去体验一下这种生活的想法。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