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则为卞璞,出则为璠玙。
贵贱有时别,精光永不渝。
再刖非所叹,雕琢深足虞。
大物戒小用,盛德贵若愚。
愿言珍廊庙,毋为佩环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艺术手法的运用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最后分析作者在诗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些艺术手法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表现主题的。

“别刘觐国时初成进士”一句,是说诗人与好友相别的场景,也是诗人进入仕途之初,初登科举考场而得中进士,因此有喜悦之情。“处则为卞璞,出则为璠玙”两句,意思是如果处在隐居之中,则犹如卞玉一般纯洁;如果出来做官,则像美玉一样珍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和入仕做官的看法。“贵贱有时别,精光永不渝”二句,意思是富贵贫贱是常有的事情,但人的精神品质不会因富贵而改变。这二句是写诗人自己。“再刖非所叹,雕琢深足虞”二句,意思是再受刑砍也不足为怪,过分的雕琢反而令人厌恶。这是诗人对朋友的忠告,也是对自己的警戒。“大物戒小用,盛德贵若愚”二句,意思是大事情要用大事来处理,大道理要讲大道理,大智慧要表现出大智慧的样子。这是劝诫友人。“愿言珍廊庙,毋为佩环需”二句,意思是希望你珍惜朝廷的信任,不要像那些小人一样贪恋权位和金钱。这是诗人对朋友的勉励。

【答案】

(1)第一联:诗人与好友刘觐国分别时,诗人初登进士及第,意气风发,感慨万千。

第二联:诗人认为,如果隐居山林则像卞玉一样纯洁;如果入朝为官则像美玉一样珍贵。这两句话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选择的评价。

第三联:诗人认为,富贵是常有的事情,但人的精神品质不会因此而改变。

第四联:诗人认为,过分的修饰雕琢反而令人厌恶,真正的大智慧应该表现在大道理上,而不是小事上。

(2)第五联:这是劝诫友人的话,希望他珍惜朝廷的信任,不要像那些小人一样贪图权位和金钱。

第六联:这是诗人对朋友的勉励,希望他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物所动。

(3)全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的离别,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人生的态度,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原则的崇高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