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迷宠利任刑威,岂独骖乘兆祸机。
万口沸腾堪铄骨,反形宁论是和非。

【注释】

霍光:西汉大臣。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武帝时为大司马大将军。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霍光与群臣共议废黜昌邑王刘贺,迎立汉宣帝刘询即位,是为孝宣帝。后封西淮阳侯。成帝时,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政达十年之久。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病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六岁。

颠迷宠利任刑威,岂独骖乘兆祸机。

意译:迷恋宠爱权势,滥用刑罚权威,难道只是乘坐马车的时机引发祸端了吗?

万口沸腾堪铄骨,反形宁论是和非。

意译:万人议论纷纷就像烈火灼烧骨头,反而连是非也分不清了。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颠迷宠利任刑威,岂独骖乘兆祸机。”用典。

“颠迷宠利”,出自《左传·僖公十六年》:“晋献公有骊戎之役,梦天使谓己:‘齐惠公得疾而终,命曰‘厉’。若尔三岁,鲁将有乱。”后因以“颠迷宠利”指受宠幸而误国。“任刑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年》:“昔周辛甲之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尹申言于商王纣曰:‘呜呼!受赐不报,害义侵欲,作会而见奸,热中而泽,敛时而行,奉甸而退,贪要而聚,争庸而斗,弃义背礼,犯罪思危,无冥冥之慎,乃犯难保福。”“刑”,指刑法。

“岂独骖乘兆祸机”,“骖乘”,古代称副车,这里指霍光。“骖乘”,即驾车,引申为辅助。“兆祸机”,出自《左传·庄公元年》:“夏四月庚午……秋七月戊申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宰不修备,君不举,卒事不诫,则天灾流行,国有饥馑,边有寇敌……”意思是说,夏历四月初一……秋季七月初一日,发生了日食,没有记载在史书里,是因为当时执政的大臣们没有做好防备工作,君王没有及时发布命令,以至于国家发生饥荒,边境又受到外敌入侵。“兆祸机”,即预示将要发生的祸患或危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迷恋宠爱权势,滥用刑罚权威,难道只是乘坐马车的时候才引起祸端吗?

下面两句“万口沸腾堪铄骨,反形宁论是非。”也是用典。

“反形”,出自《易经》上坤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成象,四象演易,万物化生,男女构精,万物化成,男女合德,阴以阳变,阴阳离合,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乾坤定止,两仪立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干知大始,坤作成物。”“论是非”,出自《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反形”,即颠倒事物的本来面貌。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人议论纷纷就像烈火灼烧骨头一样,反而连是非也分不清了。

诗人用典、引古讽今、托物言志、借古喻今、寓意深长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黑暗、朝政混乱的不满和担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