谀如忠荩险如夷,暗有机权结主知。
不是万年公论在,弘为全智黯为痴。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王廷陈。
第一句”谀如忠荩险如夷”,意思是说,公孙弘像忠诚的忠臣一样谄媚,也像平坦的大道一样安全。这里的“忠荩”指的是忠诚的大臣,而“谀如忠荩”则是指他们像忠臣一样对皇帝进行谄媚。而“险如夷”则是指他们像平坦的道路一样安全。这里的“险如夷”指的是他们在政治上的稳妥和稳健。
第二句”暗有机权结主知”,意思是说,他们暗中掌握权力,并巧妙地运用机谋来讨好皇帝。这句话中的“机权”指的是他们的政治手腕和策略,而“结主知”则是指他们通过这些手段来赢得皇帝的信任和赏识。
第三句”不是万年公论在”,意思是说,这样的行为并不是能够被后世永久记住的行为。这里的“万年公论”指的是长久以来被世人所接受的评价和赞誉,而“不是万年公论在”则是说这种行为并不会被后人永远记住。
最后一句”弘为全智黯为痴”,意思是说,公孙弘是智慧的化身,而张汤却像是愚蠢的人。这句话中的“全智”指的是智慧和才能,而“黯为痴”则是指张汤的愚蠢和无能。
这首诗通过对公孙弘和张汤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人物的评价标准。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应该像公孙弘一样,有智慧、有才能,能够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他也批评了像张汤这样的人,认为他们没有真正的智慧和才能,只会滥用职权来讨好皇帝,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