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秋难望,平林但远烟。
山枫红隔寺,溪水碧连船。
寒犬喧疏店,惊鸦乱晚天。
僧归残雨外,笛散夕阳边。
幽思宜孤往,高情多所捐。
不知吟眺后,何事亦凄然。
【注释】:
- 溪晚:傍晚时分,溪水显得格外的清澈。
- 浩渺秋难望:秋天的景色辽阔而深远,看不到尽头。
- 平林但远烟:平缓的树林中只飘着淡淡的炊烟。
- 山枫红隔寺:红色的山枫树隔在寺庙的前方。
- 寒犬喧疏店,惊鸦乱晚天:冷清的街道上,一只只狗叫声喧闹;远处的乌鸦在混乱的晚霞中飞过。
- 僧归残雨外,笛散夕阳边:天色渐暗,僧人已回到寺庙外面;笛声散落于夕阳西下的地方。
- 幽思宜孤往,高情多所捐:独自思考,心情更加孤独;高尚的情怀,往往被抛弃。
- 不知吟眺后,何事亦凄然:不知道自己吟诗欣赏之后,为何会有如此凄凉的感觉。
【译文】:
秋日里,溪水清澈透明,仿佛能映出遥远的山峦和树木,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
在一片树林中,只有淡淡的炊烟飘荡,给人一种宁静而寂寞的感觉。
红彤彤的山枫树在寺庙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个景象变得更加美丽。
寒冷的夜晚,街道空寂无人,只有几只狗在叫唤,而远方的乌鸦在混乱的天空中飞过。
天色渐黑,僧人已经回到了寺庙外面,而周围的环境也显得有些冷清。
独自一人,听着远处传来的笛声,心中不禁感到些许凄凉。
不知何故,吟咏观赏之后,自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傍晚,景色优美却带着一丝孤寂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溪晚”、“寒犬喧疏店”等意象,不仅生动地展现了秋日黄昏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这种对比和反差,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思考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