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菊开残,过尽重阳客未还。
今夕雨窗同话处,得疑剪烛在巴山。

【注释】九月十日:农历九月十日。

徐校理(名不详):人名,作者的友人。

菊开残:即菊花盛开已尽,比喻时光易逝,人事易更。

重阳客(指在外地的)未还:即重阳节时,在外地的人没有回来。

今夕雨窗:今夜下雨的时候,诗人在窗前与友人共话。

得疑:怀疑。

剪烛:指把蜡烛分成几段来使用。巴山,泛指四川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七绝诗作。诗人于九月初十访友至夜方归,写下了这首小诗。

首句“满城风雨菊开残”,写天气和环境。“菊开残”意谓菊花已经凋零殆尽,而“满城风雨”则写出了秋末冬初阴雨连绵的景象。

颔联“过尽重阳客未还”,“重阳”指重阳节,古代在这一天有登高赏菊的习俗,所以此处诗人用“客”字暗指自己。“过尽”表明诗人在重阳节时已经度过了,但仍然没有回到家乡。

颈联“今夕雨窗同话处”,意思是今晚雨中与朋友相聚,共同谈论着什么话题。“雨窗”表明是在下着雨的窗户旁。

尾联“得疑剪烛在巴山”,诗人怀疑是否真的像杜甫所说的那样,在巴山蜀水之中剪断了蜡烛用来照明呢?因为“得疑”二字表现出诗人对于杜甫的怀念之情。

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动人,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