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指冈峦路几重,杖藜扳到翠芙蓉。
地从海口横诸水,山自江心落半峰。
孤月出林惊玉兔,一星当阁对苍龙。
十年再举凭高眼,吟倚门前四五松。

诗句解析:

南指冈峦路几重,杖藜扳到翠芙蓉。地从海口横诸水,山自江心落半峰。孤月出林惊玉兔,一星当阁对苍龙。十年再举凭高眼,唫倚门前四五松。

  1. 诗意解读
  • 诗人在南指的冈峦路上行走,通过杖藜(手拿拐杖)到达了一片美丽的芙蓉花丛。这里的“芙蓉”可能指的是荷花,象征着纯洁和美丽。
  • “地从海口横诸水”描绘了地形地貌的特征,暗示着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地理环境。
  • “山自江心落半峰”则表现了山峰的雄伟与壮观,给人以震撼之感。
  • “孤月出林惊玉兔,一星当阁对苍龙。”这句诗通过对月光和星辰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 “十年再举凭高眼”,诗人用“十年”来强调时间的流逝,而“再举”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或决心。
  • “唫倚门前四五松”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坚守,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1. 关键词注释
  • “冈峦”:指连绵起伏的山峦,是这首诗中的自然景观。
  • “杖藜”:即拐杖,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出行工具,象征着文人的生活方式。
  • “翠芙蓉”:通常指的是绿色的荷花,这里可能寓意着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氛围。
  • “海口”:指河流入海的地方,象征着宽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
  • “江心”:指江河的中心位置,代表了稳重和坚定。
  • “孤月出林”:形容月亮独自出来的样子,带有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感觉。
  • “玉兔”:在传统文化中,玉兔常被用来代表月亮,这里可能是诗人对月亮的一种诗意表达。
  • “苍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 “十年再举凭高眼”:这里的“再举”可能是指诗人再次获得机会或挑战,而“凭高眼”则表达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远大抱负。
  • “唫倚门”:意为靠在门上,形容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
  • “四五松”:表示诗人身边有几颗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
  1. 赏析
  •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通过丰富的自然元素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此诗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和坚持。
  • 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景色之中,感受着那份宁静和美好。
  •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游甘露寺夜归即景》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的体现。它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