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向天津,潮落日已晚。
燎火明渡头,大儿忽在眼。
离合岂偶然,惭愧劳往返。
骨肉保团圆,今幸遂初愿。
喜极翻成悲,相看泪如霰。
秉烛坐忘眠,却怪寒更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描述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所见景色和心情。
诗句释义:
- “维舟向天津”:在天津停船。维舟,停船。天津,今天津市。
- “潮落日已晚”:海水退潮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 “燎火明渡头”:用火把照明渡口。燎火,点燃火把。明渡,照亮渡口。
- “大儿忽在眼”:大儿子突然出现在眼前。
- “离合岂偶然”:离别和团聚难道是偶然的吗?离合,指离别和团聚。
- “惭愧劳往返”:自己感到惭愧,因为来回奔波。惭愧,羞愧。劳,辛苦。
- “骨肉保团圆”:亲人团聚平安无事。骨肉,指家人。
- “今幸遂初愿”:今天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愿望。
- “喜极翻成悲,相看泪如霰”:高兴极了反而变成了悲伤,看着对方眼泪像雨点一样落下。
- “秉烛坐忘眠,却怪寒更短”:手里拿着蜡烛坐着忘记了睡意,却奇怪夜越来越短。秉烛,拿着蜡烛。坐忘,坐着忘记了吃饭。
译文:
- 停船到天津港,海潮退去太阳已经落山。
- 点亮火把照亮渡口,大儿子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 离别和团聚难道是偶然的吗?我为此感到惭愧,因为来回奔波。
- 亲人团聚平安无事,今天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愿望。
- 高兴极了反而变成了悲伤,看着对方眼泪像雨点一样落下。
- 手拿着蜡烛坐着忘记了睡意,却奇怪夜越来越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离别与团聚的复杂情感。诗中的”离合岂偶然”一句揭示了人生中离别与团聚的无常和偶然性,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也感叹于这种无常带来的痛苦和喜悦,以及在喜悦与痛苦之间的挣扎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