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施朱意自真,幽栖非是避芳尘。
已呼晚菊为兄弟,更为秋江作主人。
这首诗的译文是:
芙蓉(一种花)
靠近水边,施朱点妆,显得更加真淳。
隐居不是躲避红尘,是因为避不开花香。
已把晚菊当作兄弟,还把它视为主人。
注释:
芙蓉:即荷花。
朱:指荷花的颜色。
施朱:用红色颜料在荷花上点染。
自真:自然真实,不加人为修饰。
非是避芳尘:不是躲避芬芳的尘埃。
呼晚菊为兄弟:把晚菊当作自己的兄弟。
更为秋江作主人:把秋江当作自己的主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荷花自喻,通过描写荷花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状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首句“傍水施朱意自真”描绘出荷花贴近水面,用红色的颜料点染后自然真实的姿态,突出了荷花的自然之美。这里的“施朱意自真”既点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
次句“幽栖非是避芳尘”则是说荷花虽然身处幽静的环境,但并不因此而远离尘世,反而更显高洁。这里的“幽栖”指的是荷花所处的环境,“避芳尘”则是指避开尘世的纷扰。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述,传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随世俗的心态。
第三句“已呼晚菊为兄弟”则是将荷花比作晚菊,认为二者有着深厚的情谊。晚菊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而荷花则代表着夏天的美好。这种比喻既表达了荷花对秋天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夏天的回忆与怀念。
最后一句“更为秋江作主人”则是说荷花不仅将晚菊作为兄弟,还将秋江视作主人。这里的“秋江”指的是秋天的江水,而“作主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主宰地位的尊重和向往。这种比喻既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关注,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