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县东三峡长,峡山好在峡山央。
寺门临水叠崖石,殿角挂山欹栋梁。
幽涧鸟啼如解语,阴崖花发不知霜。
将军自昔开蛮洞,庶子何年去帝乡。
门掩野祠烟寂寂,船通官驿水茫茫。
偶便禅悦堪娱性,不信猿声解断肠。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峡山寺

注释:

  • 这是第一句,直接点明了诗的地点和主题。

2. 清远县东三峡长,峡山好在峡山央。

注释:

  • “清远县”表明了地理位置。
  • “三峡长”形容峡谷的长度,可能是指从清远县向东延伸到某地的河流。
  • “峡山好在峡山央”中的“好在”表达了诗人对峡山的喜爱。

3. 寺门临水叠崖石,殿角挂山欹栋梁。

注释:

  • “寺门临水”描述了峡山上的寺庙位置靠近水流。
  • “叠崖石”描绘了岩石的层次感。
  • “‘殿角挂山欹’”形象地描写了殿角被山体遮挡的景象。
  • “欹栋梁”意味着倾斜的屋梁,可能是由于山体的压力。

4. 幽涧鸟啼如解语,阴崖花发不知霜。

注释:

  • “幽涧”指的是隐蔽的山谷。
  • “鸟啼如解语”比喻鸟儿仿佛在说话。
  • “阴崖花发不知霜”形容花朵在没有霜冻的情况下盛开。

5. 将军自昔开蛮洞,庶子何年去帝乡。

注释:

  • “将军”指过去的将领。
  • “自昔”表示从过去到现在。
  • “开蛮洞”可能指的是开发或建立边疆要塞。
  • “庶子何年去帝乡”询问的是后代子孙何时离开帝都。

6. 门掩野祠烟寂寂,船通官驿水茫茫。

注释:

  • “门掩野祠”可能指的是一座庙门紧闭的场景。
  • “烟寂寂”描述周围环境安静、无人的状态。
  • “船通官驿”说明有船只往来于官驿之间。
  • “水茫茫”描绘水面辽阔、看不到尽头的景象。

7. 偶便禅悦堪娱性,不信猿声解断肠。

注释:

  • “偶便”意为偶然的机会。
  • “禅悦”指禅宗的乐趣或修行时的愉悦感。
  • “信”是确信的意思。
  • “猿声解断肠”表达了对猿叫声引发的悲伤感受的怀疑,认为它不足以让人心伤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译文

清远县东侧有三座绵延的峡谷,其中峡山最令人喜爱。寺庙的大门面对着流水,层层叠叠的岩石上建有殿堂,殿角悬挂着斜倚的屋梁。幽静的山谷中,鸟儿的啼叫声似乎能传达话语,昏暗的山崖上花儿开放,却不知秋霜的存在。昔日的将军曾开拓过边疆要塞,而我们的庶子何时才能离开这片繁华之地?门前有座野祠,烟雾缭绕,一片寂静;船只穿梭于通往官府的驿站之间,水面宽广无边。偶尔得到片刻的宁静和禅宗的喜悦足以娱乐心灵,我不相信那些猿声能让我如此伤心欲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诗歌,通过对峡谷、寺庙、山水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如“峡山好在峡山央”表达了对峡山美景的喜爱;“将军自昔开蛮洞”则反映了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最后以“不信猿声解断肠”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听觉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