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驹遥寄送行旌,为念通家故旧情。
大郡明刑初奏绩,甲科高第蚤蜚声。
江头柳色离亭迥,雨后波光驿棹轻。
比岁东南多水旱,好将民隐达承明。
【注释】
骊驹:古时送别朋友或亲人时所唱的曲调,此代指送别之人。通家:古代称同姓为通家,泛指有交往关系的亲戚。故旧情:指与陈推府的交情。大郡明刑:大郡,指朝廷中掌管刑法的大官,明刑,即严刑重法。甲科高第:甲科,汉代考试制度,以甲乙表示甲乙两科,第一等是甲科。高第,科举考试中的一等成绩。早蜚声:早早闻名。江头柳色:江边杨柳的景色。比岁:连年,往年。东南:指京城所在地。承明:宫名,东汉和帝时设置。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赏析】
《赠陈推府考绩之京》,诗题一作《饯陈推府》。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陈某赴京参加考试而作的一首送别诗。
首联起笔点明送别之意。“骊驹”是古人送友远行的曲子,此处用它来代指送别的人。“遥寄送行旌”意为远远地送别。“旌”是旗帜,这里指旗子。全句的意思是:我送你远行,在长安的大街上扬起了离别的旗帜,远远地向长安城进发。
颔联写友人去国,表达了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通家”,泛指亲友,这里指老朋友。“故旧情”指的是与陈某的交情很深。“大郡明刑初奏绩”,意思是说大郡长官开始实施严刑峻法,治理国家取得了成效。“奏绩”是指上奏政绩。“甲科”指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人,也指进士、状元等。“高第蚤蜚声”,意思是说陈某早就闻名于世了。“蚤蜚声”是说早早成名,名声传播很广。
颈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语:“江头柳色离亭迥,雨后波光驿棹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站在江边别离的亭子旁,看着江水波光粼粼,仿佛在轻轻地摇晃着船桨。“离亭”“江头”“柳色”这些意象都渲染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雨后波光”描绘了江南特有的风景,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全句的意思是说:站在江边别离的亭子旁,看着江水波光粼粼,仿佛在轻轻地摇晃着船桨。
尾联写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比岁东南多水旱,好将民隐达承明”。这句的意思是说,去年东南一带遭受了严重的水旱灾害,今年春天又发生了旱灾,真是民不聊生啊!所以希望陈某能够到京城担任御史大夫的官职,为民请命,帮助百姓度过难关。这里的“民隐”指的是百姓的痛苦和疾苦,也就是老百姓的疾苦。“达承明”是指到京师(今北京)去向皇帝汇报情况,为百姓请命。
这首七言律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友人远游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