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随处漫垂纶,萧散元非楚逐臣。
回首云霄惭负国,惊心岁月奈催人。
夕阳影入汀洲远,秋雨凉生枕簟新。
为爱芙蓉思涉采,江波渺渺忘通津。

【注释】

扁舟:小船。

随处:到处。

萧散:闲逸,超脱。元:通“原”,本来。

楚逐臣:指屈原。

回首云霄惭负国,惊心岁月奈催人:回头看时,我因愧对国家而感到惭愧;又想到自己年老力衰,时光易逝,不禁惊心忧叹。

汀洲:水中沙洲。

为爱芙蓉思涉采:因为喜爱荷花而想到去采。涉:采摘。芙蓉:荷花的别称。

江波渺渺忘通津:望着江上的微波,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渡口。通津:渡口,渡口是交通枢纽,可以往来各地,故以“通津”比喻重要的交通要道。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送别友人的同时,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首联“再用留别韵写怀一首寄西涯”,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再用留别韵”说明这首诗是以送别为题,借用古人的韵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写怀一首”则表明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之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寄西涯”则明确了这首诗的收信人,即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颔联“回首云霄惭负国,惊心岁月奈催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自责。他回想起自己曾经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但是如今却因为年老力衰而感到惭愧。同时,他又想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时光易逝,人生苦短,不禁心生忧虑和感叹。

颈联“夕阳影入汀洲远,秋雨凉生枕簟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夕阳洒在江边的沙滩上,影子被拉得老长;秋雨淅沥地落下,打湿了枕头和席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尾联“为爱芙蓉思涉采,江波渺渺忘通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因为喜欢荷花而想到去采摘它,但当他看到江上的微波时,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渡口。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他对于美景的欣赏,又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送别之意,又有怀古之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