缃帘高卷北窗凉,茗碗时分石鼎香。
水荇受风牵舞藻,路槐穿日间垂杨。
清虚未必输三岛,笑饮何妨累十觞。
野蔬山殽兼海错,不嫌粗粝待君尝。
五月十二日与雪湖南山避暑山亭,次联句韵二首其一
缃帘高卷北窗凉,茗碗时分石鼎香。
水荇受风牵舞藻,路槐穿日间垂杨。
清虚未必输三岛,笑饮何妨累十觞。
野蔬山殽兼海错,不嫌粗粝待君尝。
注释:
- 缃帘:浅黄色的帘子。高卷:卷起。2. 茗碗、石鼎:茶具和酒具。3. 水荇:水中的荇菜。4. 路槐:路边的槐树。5. 清虚:指清静、清高的志趣。6. 笑饮:开怀畅饮。7. 野蔬:野地里生长的蔬菜。8. 山肴:山里的菜肴。9. 海错:各种海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里与友人一起在山上小亭中聚会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缃帘高卷北窗凉”,以轻描淡写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的喜爱。接着“茗碗时分石鼎香”,则转入了品茗赏景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雅致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水荇受风牵舞藻,路槐穿日间垂杨”,则是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致刻画。这里的“水荇”指的是水边的荇菜,而“路槐”则是路上的槐树。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一幅夏日山水间的美景,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诗中的后半部分,“清虚未必输三岛,笑饮何妨累十觞。”,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洒脱与豪情。这里,“三岛”可能是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用在这里暗示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而“笑饮”则表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特点,他并不拘泥于世俗的规矩,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累十觞”则表示诗人饮酒的数量之多,可见其饮酒之快意。
最后两句“野蔬山肴兼海错,不嫌粗粝待君尝。”,则是对整个聚会氛围的总结。这里的野蔬、山肴、海错,分别代表了大自然的恩赐和海洋的馈赠,都是诗人用来招待朋友的佳肴。而“不嫌粗粝待君尝”则更是体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和慷慨大方的品质。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山亭中的美景与情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乐的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