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对各衰年,羡子清癯独竦然。
振策远犹轻步履,据鞍高不废攀缘。
潇潇风雨冲寒地,渺渺村墟向晚天。
怪底王猷夜乘兴,雪舟自与苦吟便。

【注释】

冒:冒着。王猷:晋朝人,喜欢雪景,有“乘兴雪舟”的典故。苦吟:指刻苦地作诗。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同游雪湖时所作。全诗通过描绘雪中景象,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写两人在雪中相遇,各显年迈之态。“羡子清臞”(羡慕你身轻骨清),是说对方身材苗条,精神清爽,而自己则身体臃肿,气喘吁吁。诗人以“羡子”二字,表现了对友人的钦慕之情。“清臞”,即指身材苗条,气质清爽,这里用作形容词。“竦然”二字,既形容对方的举止,也暗示自己的心迹。

第二句说友人骑马远行,步履轻盈,不减当年;而自己则步履艰难,难以自持。“振策”二句写友人骑马而行,显得从容自如。“振策”,指挥鞭催马。“远犹轻”三字,用夸张手法来表现友人的潇洒飘逸,而“据鞍高”三字则写出了自己步履维艰的情状,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高”字,不仅指身体姿态,更指一种超尘拔俗、遗世独立的意趣。

第三句写友人在风雨中依然健步如飞,而自己只能倚仗鞍桥,勉强攀登。“潇潇”两句,描写风雨中的雪湖景色,风急雨骤,寒意逼人。“冲寒”二字表明风雨之猛烈,而“向晚”二字则说明天气已晚。这一句既点出时令,又渲染了气氛,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感人。“村墟”,“向晚天”,都是远景,但“村墟”二字给人以亲切感,使人联想到诗人所置身的人间世界。

第四句写夜幕降临,月色明亮,但友人兴致未减,乘兴而来,故作诗咏叹:“怪底王猷夜乘兴。”王谢诸人,多喜雪景。谢安《雪赋》云:“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王徽之(王献之)《雪赞》云:“未若梅柳之性刚劲,凌霜傲雪,不柔不直。”可见他们赏雪之乐。王徽之因雪夜泛舟,见江上雪光皎洁,遂取琴弹之。《世说新语·任诞篇》载:“雪夜宴集,举酒属王戎……戎公许之,便各罚三斗,使侍僮注酒。”王徽之饮至微醺,乘兴而归,故有此咏。“王猷”二字,暗用王徽之故事。“雪舟”,即雪船,这里借喻友人的乘兴出游。“苦吟”二字,说明友人并非为了吟咏雪景才出来游玩,而是另有所思。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在雪中骑马远行、攀缘鞍桥、乘兴观雪等行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和旷达胸怀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