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近住钓鱼湾,楚水南边白石滩。
忽见桐风飘一叶,半崖秋气落新寒。
【解析】
题画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写诗形式,即以绘画为题材,借景抒情。“移家近住钓鱼湾”意思是:把家迁到靠近钓鱼湾的地方,“楚水南边白石滩”意思是:在楚地的南边有一个白石滩;“忽见桐风飘一叶,半崖秋气落新篨。”意思是:忽然看见桐树摇动着一片叶子,秋风吹来,半山崖上飘下了一片片落叶。“半崖秋气落新篨”中的“落新篨”应理解为“落新叶”。
【答案】
移家近住钓鱼湾,楚水南边白石滩。
忽见桐风飘一叶,半崖秋气落新篨。
移家近住钓鱼湾,楚水南边白石滩。
忽见桐风飘一叶,半崖秋气落新寒。
【解析】
题画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写诗形式,即以绘画为题材,借景抒情。“移家近住钓鱼湾”意思是:把家迁到靠近钓鱼湾的地方,“楚水南边白石滩”意思是:在楚地的南边有一个白石滩;“忽见桐风飘一叶,半崖秋气落新篨。”意思是:忽然看见桐树摇动着一片叶子,秋风吹来,半山崖上飘下了一片片落叶。“半崖秋气落新篨”中的“落新篨”应理解为“落新叶”。
【答案】
移家近住钓鱼湾,楚水南边白石滩。
忽见桐风飘一叶,半崖秋气落新篨。
【注释】: 应钟之月:应钟,十二地支之一,古人以地支纪月份,应钟为农历九月。 盆菊:盆栽的菊花。五色:五种颜色。并植:同时栽种。漫吟:随意吟诵。 郡斋:官署里的书斋。无事日长生:指闲暇无事时可以长久地活下去。 菊色:菊花的颜色。空庭:空旷的院子。照眼明:使人眼花缭乱。 遂见:于是看见。游蜂:飞来飞去采蜜的蜜蜂(也比喻诗人自己)。翻片片:形容蜜蜂飞舞的样子。 况闻:又听到。小鸟:小昆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赠曾龙山大尹祈雨有应》。 译文: 吁嗟甬东郡,频频带来许多烦心事。 狼烽夕阳映照红色,水腥白骨染湿地。 村夫苦于军需,买刀送老母。 野屋传来哭声,庄稼苗儿青涩难种。 何况又逢旱魃肆虐,百里之内苦不堪言。 七月南风高,原野几成枯寂。 仓皇逃命奔元黎,如何驱除灾祸? 真宰怜悯赤子心,罢征勤抚字。 跣足拜龙湫,精诚天挽视。 一雨清气氛,再雨苏颠踬。 三雨江河流,山光渥青翠。
【注释】 相从:一起,相伴。 青青:形容麦子的颜色青翠。 泛泛:轻疾的样子。 水鸟窥鱼倦,山花倩蝶留:水面上的鸟儿在观看鱼儿,因看到它们在水中游动疲倦了,于是飞到岸上来休息;岸边的花儿向蝴蝶招手,让蝴蝶停留。 无限意:无穷无尽的情思。 犹许续风流:还能继续追求风雅的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篇以“春”为题,描绘的是春日出游的景色和情趣。前四句写春游之景:日出东山
春游其一 微风桃李夕,是处斗春华。 湖海平三月,边城活万家。 土肥秧得意,日暖草能芽。 须识东皇意,归来一径斜。 翻译: 微风轻拂下,桃花与李花在傍晚时分竞相开放,到处都是争相斗艳的春意盎然的景象。 湖泊和海洋在春天的阳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三月的春光普照大地,边疆的城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无数家庭得以安居乐业。 土地肥沃,秧苗长得茁壮有力;温暖的日子让人感觉舒适宜人
【注释】 消息非虚讶:消息,这里指人世的消息。讶,惊讶。 斯人忽杳茫:斯人,指你的丈夫。杳,不见踪影。 天低空洒泪:天低,天空低垂,好像要滴下泪水。 江近只枯肠:江近,江边。枯肠,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 素幔随流水:素幔,白色的帐幕。 丹铭望故乡:丹铭,红色的碑碣。 尔家太荼毒:尔家,你们家。荼毒,这里是摧残的意思。 何故问苍苍:苍苍,青苍的颜色,这里指天。 【赏析】
注释: 泬寥(xuè liáo)八月烟水平,两洲花发自分明。 主人开阁披图见,高客过门载酒迎。 静里传经心独发,云边积树梦犹清。 此时歌啸闻笙鹤,长对南山作旧盟。 赏析: 此诗以写景起笔,点明时令和地点,为全诗定下基调。 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诗人首先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湖面如镜,倒映着天空的明月;湖水清澈透明,仿佛可以看见月亮的倒影。接着,诗人转向湖的北岸,那里有两座小岛
第一首 归向山中三十春,自矜骨相最嶙峋。 青云岐路非关我,白鸟风光正恋人。 岂为后生瞻几杖,须知吾道卷经纶。 于今珍重他年事,共羡孤标也绝尘。 注释: - 归向山中三十春:回到山林中度过三十年的春天。 - 骨相最嶙峋:形容人的骨骼结构独特、刚劲。 - 青云岐路:比喻仕途之路。 - 白鸟风光:形容景色美丽。 - 后生:年轻的人。 - 瞻几杖:看着别人拄着拐杖。 - 卷经纶:指治理国家。 -
注释: 出内乡城登白云峰寺眺望 - 出内乡城:离开内乡县城。- 登白云峰寺:登上白云峰上的寺庙。 峰高积翠白云寒,健翮初登怯羽翰。 - 峰高积翠:形容山峰高耸,草木繁茂,山色苍翠。- 健翮初登:比喻自己像刚长出的翅膀一样,刚刚开始展翅。- 怯羽翰:害怕自己的飞翔能力不够强大。 象外风光蒙涧道,天边星气宿阑干。 - 象外风光:指自然景色之外的意境或境界。- 涧道:山涧小道。- 宿阑干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江上行赠费子二首 其二 - 明发不可攀,谒帝承明庐。 - 明发: 天刚破晓的时候。 - 不可攀: 不能攀登的意思,这里指难以接近或无法达到。 - 谒帝承明庐: 拜访皇帝位于承明宫的住所。 - 译文: 我清晨出发,难以靠近你,只能远远地拜访你的住所。 2. 秋隼快霄汉,玉花立庭除。 - 秋隼: 秋天的猎隼。 - 快霄汉: 迅速穿越高空。 - 玉花: 形容雪花晶莹洁白如玉
【解析】 题画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写诗形式,即以绘画为题材,借景抒情。“移家近住钓鱼湾”意思是:把家迁到靠近钓鱼湾的地方,“楚水南边白石滩”意思是:在楚地的南边有一个白石滩;“忽见桐风飘一叶,半崖秋气落新篨。”意思是:忽然看见桐树摇动着一片叶子,秋风吹来,半山崖上飘下了一片片落叶。“半崖秋气落新篨”中的“落新篨”应理解为“落新叶”。 【答案】 移家近住钓鱼湾,楚水南边白石滩。 忽见桐风飘一叶
诗句:苦节从人笑,端居拙自谋。 译文:我虽然坚守清白,却常常被人嘲笑,因为我一直端坐在家中,缺乏自己的谋划。奸邪之徒往往得志,而忠诚正直的人却常常遭到排斥和仇视。世态炎凉,如此这般,我的一生已无法挽回地走到了尽头。年轻时不懂饮酒,年老后只能独自承受这份愁绪。 注释:1. 苦节:指坚守清高的节操。2. 端居:指安于现状,不主动进取。3. 谋:谋划、筹划。4. 奸邪频得志:奸邪之人频繁得志。5.
江上行赠费子二首 其一 凉飙凛高秋,君子戒行役。 结发事弓弩,应弦猛兽剨。 万里苦血战,论功每不馘。 绵蕞鲁两生,天人二三策。 行当献朝廷,跃马人辟易。 临岐发浩叹,金声终一掷。 译文: 高耸的寒风吹过秋天的江水,你应当小心行事避免远征。 从年轻时开始你就从事射箭和射击,每一次都能准确命中目标。 在漫长的战争中,你经历了无数的艰苦战斗,但往往只能取得小胜而无法彻底胜利。 你与鲁莽的人一起生活
注释: 种菊花时,我并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在安静幽居中自得其乐。 我居住在丘园之中,面对晚年节令,霜雪傲然挺立在寒冷的枝条上。 逐客餐菊花,休官等待酒时,我常常独自欣赏这清风和高洁的志趣,希望千载之后能够再次相逢。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高洁品质与诗人自己的清贫生活情趣的诗篇。首联“种菊宁无意,幽居得自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颔联“丘园临晚节,霜露傲寒枝
【注释】 书闷二首 其二:诗题一作《书恨》。 谗言:《左传·僖公五年》:“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孔颖达疏:“夫谗人之言,皆为毁谤,若以盟誓而信之,则自取其败;若以婚姻而结之,亦自贻患。”投毒药:用恶毒的谗言伤害别人。 非罪触严刑:无辜被诬陷受刑罚。 万里边沙白:无边无际的原野上长满了白色的沙漠。 主器:君主(帝王)。 天道关人事:天意是干预人事的。 渭与泾:渭河和泾河,两条河流在陕西中部汇合
注释: 泬寥(xuè liáo)八月烟水平,两洲花发自分明。 主人开阁披图见,高客过门载酒迎。 静里传经心独发,云边积树梦犹清。 此时歌啸闻笙鹤,长对南山作旧盟。 赏析: 此诗以写景起笔,点明时令和地点,为全诗定下基调。 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诗人首先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湖面如镜,倒映着天空的明月;湖水清澈透明,仿佛可以看见月亮的倒影。接着,诗人转向湖的北岸,那里有两座小岛
卧病秋将尽,艰难日又增。 夜深方著枕,户远更留灯。 邻畏呻吟近,僮来抑按能。 有身应有患,空寂未如僧。 注释: 1. 卧病秋将尽:疾病已经接近尾声。 2. 艰难日又增:生活困难一天比一天严重。 3. 夜深方著枕:等到深夜才上床睡觉。 4. 户远更留灯:因为距离远所以留下灯不熄。 5. 邻畏呻吟近:邻居们害怕听到我的呻吟声。 6. 僮来抑按能:家里的仆人过来按住我让我安静下来。 7. 有身应有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