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棣华前酒一觞,怜渠楚蜀久飘扬。
三春入觐来天阙,万里承恩涉太行。
亲舍遥瞻云白白,客车深护树苍苍。
在官佐政须清谨,伫听贤声到故乡。

【解析】

此诗首联是说,你常棣的酒杯中盛满美酒,我十分怜惜你久飘在外,思念家乡的心情。颔联写舍弟入朝觐见天子,他万里远行,途经太行山。颈联写故乡景象:远远眺望着亲人,只见白云朵朵;深山里树木苍翠欲滴。尾联写自己为官之道,须清谨廉洁,期待贤名传回故乡。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弟弟的美好祝愿。

【答案】

①常棣:即“棣华”,指兄弟。②怜渠:怜惜他,对他十分怜爱。楚蜀:指四川。③天阙:天子宫门。④承恩:接受皇帝的宠信,任用为官。⑤亲舍:指自己的家宅或家乡。⑥云白:指天空的云层像白色。⑦苍苍:形容树木茂盛青翠(多指山林)。⑧佐政:辅佐政事。

译文:

常棣的酒中斟上一杯,十分怜惜你远离家乡在蜀地飘荡太久了。三春入朝觐见天子,万里之遥,历经险阻,跋涉太行。远方眺望,家乡的白云朵朵;深山中树木苍翠欲滴。为官之道,必须清谨廉洁,期盼贤名传回故乡。

赏析:

这首诗以兄弟情谊为中心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弟弟远行的关切与牵挂,以及对弟弟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写兄弟情深意切。“常棣”两句,诗人首先以酒代杯,向远在他乡的舍弟频频举杯,表示对他的无限深情厚谊。“怜渠”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舍弟的深情。“怜渠”是怜惜、怜悯之意,“楚蜀”是指四川,这里指舍弟远离家乡,漂泊在外。“久飘扬”则表明舍弟在外时间很长,漂泊很艰难,而诗人却一直牵挂在心。这种深厚的兄弟情,是任何语言也难以表述清楚的。

第二联写兄弟远行。“三春”两句,写兄弟入朝觐见天子的情景。“三春”是指春天的三个月,即三月,这里指舍弟到朝廷的时间;“天阙”指的是天子的宫殿,这里代指朝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舍弟入朝觐见天子时,从千里之外远道而来,来到朝廷,受到天子的宠信,被任用为官。“万里”两句,写舍弟经过太行山的艰辛历程。这里的“太行”,既是地理位置,也是自然地貌。它位于山西省北部与河北省西部交界处,绵延起伏,巍峨壮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舍弟为了奉承天子旨意,不远千里来到京城,再经过太行山的艰难跋涉。“亲舍”两句,写诗人远望家乡的情景。“亲舍”指的是自己的家宅,也就是家乡。“云白”两句,写诗人远望家乡的景象。“云白”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层洁白如棉;“苍苍”则是形容树木茂盛青翠(多指山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远远地望着家乡那片白云朵朵的地方;又深深地凝望着家乡那片茂密的树林。

第三联写兄长的劝勉。“在官佐政须清谨”,意思是说,作为官宦,一定要做到清廉谨慎;“伫听贤声到故乡”,意思是说,要时刻倾听贤德之人的声誉传回家乡。这两句是说,兄长作为官员,一定要做到清廉谨慎,不要辜负家乡人民对你的期望。同时,也要时刻倾听家乡人民的赞誉之声。这既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激励。

第四联写诗人对舍弟的良好祝愿。“须清谨”,这是对舍弟的叮嘱;“伫听”,则是希望舍弟能够听到自己的叮嘱和祝福;“贤声”,则是对舍弟美好未来的祝愿。这四句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兄长作为官员,一定要做到清正廉洁;同时也要多听听家乡的消息,看看家乡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加坚定信念,不辱使命。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流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