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凝白云,在江之浦。
江水则清,江水则紫。
有鸟于飞,磨云毛羽。
云斯归处,鸟斯归处。
戢翎戢翎,在江之浒。
簸云簸云,戢翎谁语。(一章)
凝凝白云,巴山之峰。
巴山有菊,巴山有松。
云浥菊英,云蒙松龙。
采菊采菊,采松采松。
乐只无厌,惟巴山翁。(二章)
凝凝白云,长风吹之。
白云孤飞,鹤翎批之。
白云九千仞,鹤翎九千仞。
白云九万里,鹤翎九万里。(三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巴山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篇(第一章):凝凝白云,在江之浦。江水则清,江水则紫。有鸟于飞,磨云毛羽。云斯归处,鸟斯归处。戢翎戢翎,在江之浒。簸云簸云,戢翎谁语。(一章)
释义:
- 凝凝白云: 形容天空中的白云像凝聚在一起一样。
- 江之浦: 指江边或河滨的地方。
- 江水则清: 形容江水清澈透明。
- 江水则紫: 形容江水颜色变紫,可能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
- 有鸟于飞: 描述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情景。
- 磨云毛羽: 形容鸟儿在飞行中拍打翅膀,好像在摩擦云彩。
- 云斯归处: 意味着鸟儿的归宿是白云,强调了自然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 戢翎戢翎: 收起羽翼,准备休息或降落。
- 在江之浒: 即岸边,靠近江边的地方。
- 簸云簸云: 轻轻摇晃、拂动云朵。
- 戢翎谁语: 询问谁在说话,可能是在讨论刚才的动作或者表达了一种静默的感受。
赏析: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诗人通过对“凝凝白云”、“江之浦”等景物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诗歌中的“有鸟于飞”、“磨云毛羽”等动作描绘,增添了生动性和节奏感,使整首诗更加优美动人。
第二篇(第二章):凝凝白云,巴山之峰。巴山有菊,巴山有松。云浥菊英,云蒙松龙。采菊采菊,采松采松。乐只无厌,惟巴山翁。(二章)
释义:
- 凝凝白云: 形容天空中的白云像凝聚在一起一样。
- 巴山之峰: 指巴山的山峰。
- 巴山有菊: 指巴山中有菊花。
- 巴山有松: 指巴山中有松树。
- 云浥菊英: 形容菊花被云朵覆盖,显得娇嫩欲滴。
- 云蒙松龙: 形容松树被云雾缠绕,宛如一条龙在云雾中舞动。
- 采菊采菊: 形容采摘菊花的动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
- 采松采松: 形容采摘松树的动作,同样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 乐只无厌: 表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 惟巴山翁: 指只有住在巴山的老人才会喜欢这样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进一步展示了巴山的美丽景色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山峰、菊花、松树等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力。同时,诗歌中的“云浥菊英”、“云蒙松龙”等描写,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巴山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此外,诗人通过“乐只无厌”、“惟巴山翁”等表达,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使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