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六章)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七章)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八章)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九章)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十章)

琴山十章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六章)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七章)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八章)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九章)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十章)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琴山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琴山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的描述,表达了对琴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琴山世界。同时,诗人也借由琴山的意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感悟,展现了一种高雅的艺术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