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弥濩,区宇弥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一章)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二章)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三章)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四章)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五章)

这首诗是《琴山十章》的原文,每句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 “于昭”意为“照耀”,这里指光明照耀大地;
  • “上帝”是指天帝或高远的存在;
  • “毓”意味着养育、孕育之意;
  • “灵”通常代表灵魂或精神;
  • “下土”表示在地面之下,即人间或世间。
  • 整体含义是:天帝以光明照耀大地,养育了人间的灵魂与精神。
  1.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 “衷极”可能指的是内心极致的状态;
  • “储精”指储存着精华或精气;
  • “太和”通常指和谐或平衡的状态;
  • “流布”意指扩散开来。
  • 整体含义可能是:内心达到极致的纯净状态,和谐的气息向外扩散,遍布天下。
  1. 衷和流布,区宇弥濩,区宇弥濩。
  • “衷和”可能指的是内心和外界的和谐;
  • “流布”如上文解释;
  • “区宇”指整个世界或国家;
  • “弥濩”意为广泛或广大。
  • 整体含义是:内心和外界的和谐,使得整个天下变得广大而美好。
  1.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 这两句描述了自然景观:高山耸立,河流奔流;
  • 整体含义是自然界的壮观景象。
  1.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一章)
  • “衷和”再次强调内心的和谐;
  • “氤氲”形容气氛或氛围浓厚;
  • “物各备具”意味着万物都具备了应有的特性或条件。
  • 整体含义是在内心的和谐氛围中,万物各得其所,完美地呈现其本质。
  1.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 这与第一章相呼应,强调万物都得到了和谐的滋养;
  • “得其粹”意味着得到了精华或精髓,更加完整。
  • 整体含义是在内外和谐的氛围中,人们也得到了更好的成长和完善。
  1.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 “五性”可能指的是五种基本的情感或特质;
  • “七情”通常指人的七种基本情感;
  • “出矣”表示这些情感或特质显露出来;
  • “生生”意指不断涌现或生长。
  • 整体含义是:五种基本的情感或特质逐渐显露,七种情感或特质随之产生,不断生长和发展。
  1.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 “不愆”意味着没有偏离;
  • “以忒”表示有所差错或偏差;
  • “乃全”指恢复原来的完整性或完美状态;
  • “厥原”可能指的是原有的根源或基础。
  • 整体含义是:通过修正错误,回归到最初的完美状态,保持原有的根基。
  1.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 “全复”表示完全恢复或重新获得;
  • “厥原”如前所述;
  • “为人之门”意指这是通往人类本性或本质的大门。
  • 整体含义是:通过修正错误并回归原始状态,人们可以重新获得人性的本质。
  1.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二章)
  • “远取诸物”可能指的是从外部事物中吸取经验或教训;
  • “近取诸身”意指从自身经历或反思中汲取智慧。
  • 整体含义是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从外部事物和自身经历中学习,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本质。
  1.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 “近取”如上所述;
  • “我身备有”意指自身已经具备所需的一切品质或特征。
  • 整体含义是:通过从外部和自身吸取经验,人们已经具备了人性的所有基本特质和品质。
  1.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 “手足”可能指的是身体四肢,象征身体的完整性;
  • “发肤”意指头发和皮肤,象征身体的外在表达;
  • “耳目鼻口”指人的感官器官,象征感知能力;
  • 整体含义是:人的全身包括四肢、头发、皮肤和感官器官,都是完整的身体表达。
  1.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 “形宫”可能指的是身体的外形或轮廓;
  • “乖”表示不协调或不一致;
  • “五性”可能指的是人的五种基本情感或特质;
  • “是谬”意指是错误的或不真实的表现。
  • 整体含义是:由于外在形态与内在情感不一致,导致情感的表现出现错误。
  1.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 “形官”可能指的是人体的器官和结构;
  • “理”可能指的是生理规律或秩序;
  • “五性”如前所述;
  • “顺受”意指按照内在的顺序或规律接受。
  • 整体含义是:人体器官遵循生理规律,使得五种基本情感得以顺畅地接受和表达。
  1.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有要”指有重要的要点或原则;
  • “天君”可能指的是人的精神和本性;
  • “中寂”意指内心平静而深沉;
  • “性情弗忒”意为情感和性格不会偏离正道。
  • 整体含义是:品德高尚的人应遵循内心的平静和深沉,避免情感和性格偏离正道。
  1.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 与上一首相同,但换了表述方式;
  • 整体含义是:性情如何,可以通过观察外部事物来理解;性情如何,取决于如何获取这些外部事物。
  1.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 “定性”可能指的是稳定的情绪或态度;
  • “闲情”意指心情平和、不受干扰;
  • “率由中宅”意指遵循内心的准则或中心思想。
  • 整体含义是: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始终遵循内心的准则或中心思想。
  1.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 “虽曰”表示虽然这样说;
  • “中宅”如前所述;
  • “亦赖外域”意指虽然依赖内部的原则或中心思想,但也离不开外部的影响或条件。
  • 整体含义是:虽然遵循内心的准则或中心思想很重要,但也需要考虑外部的影响或条件。
  1.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 “域之孔固”意指外部环境非常稳固;
  • “中乃弗忒”意指内部不会偏离正道;
  • “是作性则”意为这样的稳定性是塑造个性的关键。
  • 整体含义是:外部环境的稳定和内部的坚持,共同构成了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1.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 “取物”如上所述;
  • “维我宜之”意指符合自己的特点或需求。
  • 整体含义是:根据外部环境和自己的特点,做出合适的选择或应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