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砂点雕蕊,经月独含苞。
既足风前态,还宜雪里娇。
注释:丹砂在蕊上点缀,经月独含苞待放。既有风前的娇媚,也适合雪中的娇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丹砂点雕的山茶为题材,描绘了其傲霜斗雪的风姿。首句写山茶经过点染后艳丽无比。次句写其傲寒独立。三、四句写其娇艳动人。全诗语言清新,意境幽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丹砂点雕蕊,经月独含苞。
既足风前态,还宜雪里娇。
注释:丹砂在蕊上点缀,经月独含苞待放。既有风前的娇媚,也适合雪中的娇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丹砂点雕的山茶为题材,描绘了其傲霜斗雪的风姿。首句写山茶经过点染后艳丽无比。次句写其傲寒独立。三、四句写其娇艳动人。全诗语言清新,意境幽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赏析】 《晓渡黄河》,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当时作者任郑州刺史、水部员外郎,正治理黄河水灾。诗中以黄河为背景,通过描写黄河的水流变化,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个人忧国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plaintext 晓渡黄河 ``` - 诗句:早晨渡河,渡过黄河。 - 译文:清晨时分我开始了渡河之旅,踏上了黄河这条河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李白。它描绘了黄华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游览时的感受。 第一句“隆虑峰头双结寺,撑云柱雾人罕至。”描绘了黄华山的壮观景象。隆虑峰是黄华山的主峰,双结寺就坐落在这里。撑云柱雾形容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人罕至则表达了这个地方的寂静和神秘。 第二句“黄华老人耽未足,片石尚留百馀字。”描绘了黄华山上的古老石头。黄华老人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留下了许多痕迹,包括百馀个刻字的石头。
枫林是一首五律,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峤。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禁城玉树渐秋深,枫色凄凄满上林。 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雾苦霜吟。 斜连双阙辉青琐,倒影平津映碧浔。 岐叶著飙声瑟瑟,殷红过雨色沈沈。 杂黄间绿缘成锦,委砌飘檐埒作金。 向夕转深娇落照,因风散响怖栖禽。 城头迥接青岑远,殿角寒生绣幄阴。 几度朝昏劳怅望,徘徊故苑倍萧森。 【注释】: 1. 枫林:即《秋兴八首》其一。 2. 禁城玉树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梅花的画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形象、色彩和气质进行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钱君手出画梅卷,零风点雪寒芳敛。”这句诗描绘了画面中的梅花,它被画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仿佛是零风点点,雪花飘落,寒芳收敛。这里的关键词是“零风点雪”和“寒芳敛”,它们都形容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与优雅。 “老干横生色如铁,空山月抹孤根远。”这句诗描绘了梅花枝条的坚韧和孤独
宿唐洞寺 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舍策叩禅关,平芜恣延眺。 暝色还荒径,明灭寒原烧。篝灯坐幽室,皎月来相照。 未税尘鞅劳,已窥静者妙。夜半风鸣条,不减苏门啸。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夜景的诗。全诗描绘了寺庙在夜色中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描绘了寺庙的位置和周边环境。野寺是指远离城市喧嚣的寺庙,大道旁则表示寺庙位于交通要道附近
注释: 竹:竹子 清溪绕一湾,种竹只数个。清溪环绕着一块弯弯曲曲的地盘,只有几棵竹子。 朝来风箨疏,落水青萍破。早晨,风儿吹过,竹叶稀疏,像青萍一样在水面破碎。 赏析: 这首小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 首句“清溪绕一湾,种竹只数个。”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色
【注释】 秦淮:古时南京的别称。 柳色:指秦淮河畔的柳树,因水而柔嫩、婀娜。 丝:比喻柔软的柳条。 澹荡:水波荡漾的样子。 明月一湾开水阁,何人吹彻玉参差(liú):月下,一弯新月映照在江面上,水阁中有人吹着笛子,那笛声清脆悠扬,如玉一般参差不齐。 何人吹彻玉参差:谁在吹奏着这玉音般的曲子呢? 【赏析】 “秦淮柳色弱于丝”,写景。秦淮两岸,柳色葱笼,春光明媚,绿柳垂挂,犹如细丝柔缕般轻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诗句译为现代白话文,理解其表层含义。然后理解其深层含义,并结合具体诗句内容概括出主题思想。 “群英的历点苍苔”,历:经过;苔:苔藓;“朵朵芙蓉并𦷾开”,𦷾:花萼;“故写岭头梅”,故:特意;“殿芳”,犹言殿后;“殿”,通“殿”,指皇宫;“故”,副词,故意;“岭”,山名;“梅”,梅树。“缺题”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野风光画卷,诗人以清泉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注释 1. 满谷西风椒叶稀:满谷西风指的是秋天的天气,西风带走了椒叶(指花椒叶)的繁茂,使得山谷显得空旷萧条。 2. 穿林片片冻云飞:形容树枝上挂满了冰凌,如同片片冻云在树林间飞舞。 3. 荒原车马应无数:描述了一片荒芜的原野,无数的车辆和马匹来往不息
诗句原文 晴云晓压石城孤,江树江烟淡欲无。 译文 晴空中的云彩在清晨时压得石城显得更加孤独,江边的树梢和烟雾弥漫,似乎要消失一般。 注释 晴云:晴朗的天气中飘浮着的白云。 晓:天刚破晓的时候。 石城:这里指南京城。 孤:单独地,孤立地。 江树:江边的树木。 江烟:江上的雾气和烟雾。 淡欲无:淡淡的,好像要消失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南京城的早晨景象,画面生动,充满了诗意。首句“晴云晓压石城孤”
注释: 水仙花上挂着绿色的花蒂,花枝袅袅地舒展在水面上。 自认为能压过群芳,谁说它与梅是亲兄弟呢。 赏析: 这首诗以水仙为题,描绘了水仙的形态和特点。诗中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腻描绘,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首句“水花垂绿蒂,袅袅绿云轻”,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水仙花的花蒂比作绿色云朵,形象地描绘出其轻盈而飘逸的特点。同时,“垂”字也表现出水仙花娇嫩、柔美的一面。 次句“自是压群卉,谁言梅是兄
芙蓉 进入港口采摘芙蓉,芙蓉动轻风。 游鱼聚集蜂房,吹成波心锦。 注释: 1. 芙蓉:这里可能指荷花,也称为“芙蕖”。古代诗人常常以芙蓉比喻高洁的品格。 2. 入港采芙蓉:进入港口去采摘荷花。 3. 芙蓉动㴸淰:荷花在风中轻轻摇曳。㴸淰,风吹过水面的声音。 4. 游鱼聚蜂房:游动的鱼儿聚集在荷叶之间。 5. 吹作波心锦:微风吹拂,使得水面上的涟漪像锦绣般美丽。 6. 波心锦:指水面上泛起的涟漪
【注释】 藤:藤蔓。 结为梁:指藤蔓像桥一样搭起来,形成拱形,支撑在两边的树枝上。 蜒蜿:蜿蜒曲折的样子,这里形容藤蔓缠绕的样子。 凭:依靠、倚靠。 时动摇:时而摇动、颤动。 疑驾彩虹度:仿佛是彩虹跨越了天空。 【译文】 藤蔓像桥一样搭起,缠绕在树枝上, 蜿蜒曲折地依偎在云雾中。 它时不时摇晃、颤动,好像要穿过天际。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的是藤蔓的坚韧和生命力
【注释】冷艳:形容菊花的颜色和气质。金英:金色的花瓣,比喻花朵。玉斝:古代饮酒器,此处代指酒杯。处士:旧时指隐居不仕的人。偏宜:特别合适。 【赏析】这首诗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诗人不愿做官、甘于隐居的生活态度。首句以“冷艳”描绘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韵味;次句则以“疏香”赞美了菊花香气淡雅、清新可人的特点;第三句进一步点明菊花适合在隐士居所生长,而不适合于豪门大宅
【注释】 1. 杂兴:即随兴所至的即兴之作。 2. 京口:指今江苏南京,古称建康,为南朝都城,在镇江北,长江北岸。丹阳:今属江苏,在长江南岸。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一一六七年)。作者自江州(今江西九江)移官江东转运副使兼提点刑狱公事。这首诗是作者在舟中游览镇江时所作。前两句写行舟所见景色:两岸山色相似而曲折绵延,船儿移动也无妨。后两句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历史名城
栀子 萱花薝卜亚枝柔,夏艳春娇取次收。 丽朵乍开金谷障,冷香乱堕水晶毬。 注释 栀子:一种植物,果实呈圆形,果皮有苦味,可食用或药用。 萱花:一种草本植物,花为黄色,有香气。 薝卜:一种树木,叶子有香气。 夏艳春娇:形容栀子花夏季艳丽,春季娇嫩。 取次收:随意采摘。 丽朵:美丽的花朵。 金谷障:指金谷园的屏障,这里指代金谷园中的美景。 冷香:指栀子的香气。 乱堕:散落的样子。 水晶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