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授记有玄机,为说扶公返旧扉。
共信锦衣思结伴,讵知马革是「荣归」!
慈孙收血奔难到,爱子趋庭志已违!
传说吴江杨义士,窃携骸骨出重围。

《哭留守公四章 其三》是明朝诗人钱澄之于庚寅年(1650年)和辛卯年(1651年)所作,共四章。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仙翁授记、扶公返旧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哀思和感慨。接下来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仙翁授记有玄机:仙翁给予的授记隐藏着深意,暗示着某种重要的信息或启示。

  2. 为说扶公返旧扉:有人试图安慰或劝说留守公回到过去的生活或工作。

  3. 共信锦衣思结伴:大家相信锦衣卫可以提供保护,想要与扶公结伴同行。

  4. 讵知马革是「荣归」:然而,谁知道这实际上是“荣耀归来”的意思呢?

  5. 慈孙收血奔难到:慈孙因为悲痛而流血,尽管他们奋力奔跑,也难以赶到。

  6. 爱子趋庭志已违:爱子已经违背了父亲的教诲,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7. 传说吴江杨义士:传说中有位名叫杨义士的吴江人,他秘密地将故人的遗骨从重围中取出。

钱澄之的《哭留守公四章 其三》不仅是一首充满哀愁的挽歌,更是对忠诚、信仰和家族纽带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诗句的解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失去挚友的痛苦、对于忠诚被背叛的愤怒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