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哭青山路已穷,西风箬笠梵音宫。
破家何处寻沧海,入社还须问远公。
诗思高楼明月冷,禅心古柏小庭空。
寒钟一响浮杯去,回首千岩落木中。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恸哭青山路已穷,西风箬笠梵音宫。”
- 解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青山时感受到的绝望和悲伤。”恸哭”暗示了深深的悲痛,而”青山路已穷”可能意味着人生或事业上的绝境。”西风箬笠梵音宫”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慰藉的场景,”箬笠”可能指的是僧人的僧帽,”梵音宫”则指佛教寺庙或诵经之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寻求解脱的愿望。
- “破家何处寻沧海,入社还须问远公。”
- 解析:这里的”破家”象征着损失或失败,”何处寻沧海”比喻寻找一个理想的或理想的归宿。”入社”可能指的是加入某个宗教或哲学团体,”远公”是指慧远大师,他是中国佛教高僧之一,这里可能表示向智者寻求指引。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迷茫中寻求方向的心情,既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也展示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 “诗思高楼明月冷,禅心古柏小庭空。”
- 解析: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高楼明月冷”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月亮明亮但给人的感觉是冰冷的,可能是在比喻诗人的内心感受,即孤独和清冷。”禅心古柏小庭空”中的”古柏”可能指的是一种常绿植物,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小庭空”则形容庭院空旷无人,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 “寒钟一响浮杯去,回首千岩落木中。”
- 解析:最后四句诗描绘了一种别离和告别的场景。”寒钟一响浮杯去”描述了一种凄凉的场景,钟声在寒冷中响起,伴随着酒杯的漂浮,象征着某种即将离去的哀愁和不舍。”回首千岩落木中”则表现了诗人回望身后景色时的感慨,千山万壑间落叶纷飞,增添了一份萧瑟之感,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译文:
在青山上痛哭,道路已经走到尽头;西风中,僧人头戴箬笠唱着经文。
我到哪里去寻找大海?要加入什么教团?
高楼上的月光冰冷透骨,古老的柏树小院空空如也。
钟声响起,我举杯离去,转身望向千山之末,落叶纷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困惑、失落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意象,如青山、西风、明月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氛围。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渴望,体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哲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