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原名钱默,明代诗人
钱默是一位明代的诗人,字不识,嘉善(今浙江嘉兴)人。他自幼才华出众,被誉为江南神童,8岁即能诗,与其父钱栴和兄钱熙并称“三钱”。钱默在明清鼎革之际,因不满时局而弃官归家,他的诗歌作品体现了其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
钱默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在崇祯十六年(1643)考中进士,随后历任光泽知县、嘉定知县等职。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不俗的表现,而且在文学上也有所成就。南都南京失守后,他选择弃官归乡,这一决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失望和对个人信仰的追求。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当时文人的影响,尤其是在与翁婿夏完淳的诗词唱和中,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钱默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形式著称。《留别巳庵禅师》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迷茫感伤。此外,钱默还有一部自著《吹萧草》。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
钱默作为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精神。通过对钱默及其诗歌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因此,钱默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研究明代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