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羁途怅未还,浊醪倾倒遣愁颜。
塘横积翠烟中柳,门掩斜阳雨后山。
相对好花思故侣,每逢佳节忆乡关。
千家禁火聊同俗,搔首犹伤滞百蛮。
解析
诗句释义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用于纪念祖先。寒食节通常在春分后,谷雨前。这一天人们不生火做饭,吃冷食。
- 羁途:旅途中的羁绊或困扰。
- 浊醪:指浑浊的酒,常用来形容心情郁闷,无法畅饮。
- 塘横积翠烟中柳:描述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塘水平静,岸边绿柳垂挂,烟雾缭绕。
- 门掩斜阳雨后:形容一种凄清、落寞的氛围,门紧闭,斜阳透过雨滴洒在地上,显得格外阴郁。
- 好花:美好的花朵,常用以象征生机与希望。
- 故侣:老朋友,这里可能暗指逝去的亲人。
- 佳节:重要的节日或庆典日,如清明节。
- 乡关:家乡,此处指故乡。
- 千家禁火聊同俗:描述一种普遍的习俗,即在特定的节日里,大家会一起熄灭炉火,以示哀悼。
- 搔首犹伤滞百蛮:形容内心的纠结和痛苦,百蛮之地意味着远方或陌生的地方。
译文
寒食时节,我在旅途中感到惆怅还未返回。喝下一口浊酒来驱散心头的愁绪。
池塘横卧着一片翠绿的烟雾,柳树摇曳其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我对着美景沉思,思念我的旧友。每逢重要节日时,我总会想起我的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思念之情。
尽管千家都在这个节日里禁火,共同遵循这一传统习俗,但我依然感到忧伤,因为我心中仍牵挂着百蛮之地,那里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人在旅途中因思乡而引发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怀旧情绪的场景。首句“寒食”直接点题,寒食节本是祭祀先人的日子,但诗人却将其比喻为旅途的羁绊,暗示了内心的挣扎和不安。次句“浊醪倾倒遣愁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情感,通过喝酒来暂时忘却忧愁。接下来的诗句中,“塘横积翠烟中柳”,“门掩斜阳雨后山”,则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绪。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友以及人生道路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