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干无枝叶,凄凉古道边。
忽疑人独立,遥谓剑孤悬。
风过无松韵,春回失柳烟。
止堪吟作料,助我笔如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古木

  • 直干无枝叶:描述的是一株没有叶子的树,可能是某种古老的树木。”直干”可能指的是树干笔直,没有分叉,”无枝叶”则表示这棵树已经失去了生长的能力。
  • 凄凉古道边:这句表达了一种凄凉的景象,可能是在一条荒凉的道路上看到的这株古木,给人一种孤独和悲伤的感觉。

译文

  • 古木,一棵没有叶子、直挺挺地立于荒凉古道旁的树木。

赏析

  •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古木的形象描写来寓意人生或世事的无常。通过对比古木与人的孤独,诗人传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第二联

  • 忽疑人独立,遥谓剑孤悬: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比作人,风经过时没有松树的声音(即松韵),而春天归来时却看不见柳树的烟雾。
  • 风过无松韵,春回失柳烟:风吹过时,没有松树发出的声音(即松韵),春天到来时,却找不到柳树的烟雾。

译文

  • 我忽然觉得一个人站在那里像剑一样孤立无援,远看仿佛看到一把剑悬挂在空中。

赏析

  • 这一部分通过比喻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第三联

  • 止堪吟作料,助我笔如椽:我认为这株古木可以作为诗歌的材料,我的笔力强大如同大椽木。

译文

  • 只能勉强用它来作诗歌的素材,我的笔力强劲到能够书写巨幅文章。

赏析

  • 这里的“吟作料”和“笔如椽”都是强调诗人的才华和文采,通过古木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是李商隐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通过咏物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和对美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