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义与国同休,谁谓先生可九州。
死恨张仪曾相楚,生惭微子独归周。
两间正气沉湘骨,千载人心竞渡舟。
欲吊忠魂何处所,寒泉一勺奠中流。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宗臣义与国同休,谁谓先生可九州。
- 注释:”宗臣”指的是屈原,他是楚怀王的大臣。这里表达了屈原忠诚于国家的情感,即使身处异乡也心系故土。
- 译文:屈原对国家的忠诚,怎能说楚国人只能为一个州所辖呢?
- 赏析:屈原以其高洁的人格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小范围、大范围的忠诚精神。
- 死恨张仪曾相楚,生惭微子独归周。
- 注释:”张仪”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曾在楚国任相,但因谗言被放逐。”微子”则是指商朝末年,纣王的弟弟微子启,他在纣王暴政时出走,后来回到殷都,被认为是忠臣的代表。
- 译文:我死后遗憾曾经的丞相张仪被放逐到外地,生前感到惭愧的是像微子一样独自归周。
- 赏析:这里的“死恨”与“生惭”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 两间正气沉湘骨,千载人心竞渡舟。
- 注释:”两间”可能指天地之间的正义之气。”湘”即汨罗江,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 译文:天地间的正气仿佛都沉积在了汨罗江的骨头上,千百年来人们争着乘坐船只来纪念他。
- 赏析: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和纪念之情。
- 欲吊忠魂何处所,寒泉一勺奠中流。
- 注释:”中流”指的是江水中间,通常用来比喻中心或关键位置。”寒泉一勺”则形容用极小的份额来表达敬意或哀悼。
- 译文:想要吊唁忠魂却没有地方可以到达,只能用一捧寒泉水来祭祀他的遗体。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作者对屈原的深深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逝者的缅怀之情。
总结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宗臣(字子城)所作的《吊古战场文》,全诗通过对屈原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牺牲的崇高敬意。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抒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深远的历史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