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台殿閟灵踪,句曲茅君次第逢。
洞口鹤窥曾过客,日中人上最高峰。
华阳涧水桃千树,旧馆坛碑阙几重。
遥望金沙何处是,浮图千尺罩乌龙。

【注释】

春日过茅山:春天游览茅山。

参差台殿閟灵踪,句曲茅君次第逢;参差不齐的台殿关闭在茅山上,句曲山的茅君依次出现。

洞口鹤窥曾过客,日中人上最高峰;洞口有鹤窥视着过往的游客,太阳高照时人们登上最高峰。

华阳涧水桃千树;华阳溪涧旁桃花盛开如千树。

旧馆坛碑阙几重;古老的庙堂和祭坛上有数不清的石碑。

遥望金沙何处是,浮图千尺罩乌龙;远眺,金沙在哪里?一座塔千尺高,罩护着乌龙。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春游茅山时所作,诗人登临茅山,观其景,感其美,作此七律赞美之。

首联起笔即写茅山的台殿,“参差”二字写出了台殿错落有致的特点,“閟灵踪”则表明这些建筑是神圣的。接着写茅君,“句曲茅君”,句曲山又称句曲峰,在今江苏句容市北,这里借指茅山。“次第逢”说明诗人登山时,茅君也相继出迎,这是对茅山的赞颂。这两句既写景物,又写人,动静结合,生动传神。

颔联写山中风光。“洞口鹤窥曾过客”,写诗人登茅山途中,看到洞口有只鹤在窥探过往的游客。“日中人上最高峰”,写诗人来到山顶,看见阳光下的人正在攀登。“最高峰”三字突出了茅山的险峻。

颈联写山中景色。“华阳涧水桃千树”,写华阳涧边的桃花盛开如千树。“旧馆坛碑阙几重”,写旧庙里的石碑有几重。这两句既写自然景观,又写人文景观。

尾联写山外风光。“遥望金沙何处是”,写诗人远眺,不知金沙在什么地方。“浮图千尺罩乌龙”,写一座佛塔千尺高,罩住了一只乌龙。这两句写远处的景,更显得诗人的远大抱负。

此诗用词简洁明快,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雄浑壮阔,是一首咏古抒怀的好诗。全诗虽无一字道及茅山,而对茅山的描写却处处入微,使人感到茅山仿佛在诗人面前栩栩如生地展示着它的神奇秀丽,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