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帘栊绿荫多,黄鹂庭院午风和。
共怜酒似秦淮水,痛饮愁听玉树歌。
诗句大意:杨柳帘栊绿荫多,黄鹂庭院午风和。共怜酒似秦淮水,痛饮愁听玉树歌。
译文:
杨柳轻拂的帘栊下,浓密的绿荫遮蔽了整个院落,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点。在这宁静而又美丽的环境中,我与友人一同品尝美酒,仿佛置身于秦淮河畔,享受着那如丝般的美酒。然而酒过三巡,心情愈发沉重,不禁开始倾听那如玉树般的歌声,歌声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忧愁与哀伤。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绘夏日午后闲适生活的词作。诗人薛素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人间情调的画卷之中。首先,“杨柳帘栊绿荫多”一句,通过描述杨柳和绿荫的繁茂,勾勒出一个宜人的夏日午后景象。这不仅为下文的饮酒作铺垫,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悠闲的氛围。接着,“黄鹂庭院午风和”一句,用黄鹂的鸣叫声和温暖的午后风,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氛围。这里的“和”,暗示了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共怜酒似秦淮水,痛饮愁听玉树歌。”这两句则转入了主题,诗人通过比喻将饮酒比作身处秦淮河畔,将聆听玉树歌比作沉浸在悲伤之中。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情感更加深邃。诗人以“共怜”开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共同珍惜,而“痛饮”则反映了饮酒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最后,“玉树歌”既指歌曲本身,也暗指那些因战争、离别等而产生的悲哀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而略带忧伤的夏日午后场景。诗人薛素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以及丰富的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词既富有生活气息,又不失文学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