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庙前百尺井,渊然无波色深靓。
神物攸藏杂蛙黾,深夜时时出光景。
若岁大旱土不膏,东家西家鸣桔槔。
禾苗就槁山岳焦,有祷即应苏民劳。
刲羊击豕竞奔走,共向祠前陈俎豆。
合沓睢盱列巫祝,屡舞傞傞答神佑。
红纱蜡烛照盘筵,撞钟吹螺鼓渊渊。
白头老叟拜且言,但愿明年还有年。

《龙井》

【注释】:

1.【渊然无波色深靓】:形容龙井水深且清。

2.【神物攸藏杂蛙黾】:指龙井中藏有各种神灵和动物。

3.【岁大旱土不膏,东家西家鸣桔槔】:描述干旱时期,人们用桔槔来灌溉土地。

4.【禾苗就槁山岳焦,有祷即应苏民劳】:形容祈祷后,农作物得以恢复生机。

5.【刲羊击豕竞奔走,共向祠前陈俎豆】:描绘祭祀活动的场景,人们争先恐后地献祭。

6.【合沓睢盱列巫祝,屡舞傞傞答神佑】:描写巫师们跳舞庆祝,祈求神明保佑。

7.【红纱蜡烛照盘筵,撞钟吹螺鼓渊渊】:描述夜晚庙宇内烛火通明,钟声悠扬,乐器齐鸣。

8.【白头老叟拜且言,但愿明年还有年】:老叟祈求神明保佑明年丰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龙井庙宇祭祀活动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庙宇的古朴、祭祀的庄重以及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庙宇的景色、祭祀的过程以及人们的心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明的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佳作。

诗人以“龙母庙前百尺井”开篇,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背景。接着,“神物攸藏杂蛙黾,深夜时时出光景”两句,描绘了庙宇内供奉的神物和夜间庙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若岁大旱土不膏,东家西家鸣桔槔”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干旱时期人们的无奈与祭祀活动中的祈祷相映衬,进一步突出了祭祀的意义。同时,“禾苗就槁山岳焦”一句,则通过描绘农作物在干旱中枯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担忧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有祷即应苏民劳”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祈福。诗人通过祈祷,希望神明能保佑农作物得以恢复生机,从而减轻人们的苦难。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神明的敬仰之情。

诗人以“刲羊击豕竞奔走,共向祠前陈俎豆”两句,描绘了祭祀活动中的人们忙碌而有序的场景。他们争相献祭,共同向神明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合沓睢盱列巫祝,屡舞傞傞答神佑”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细节。巫祝们身穿华丽服装,手持法器,跳着欢快的舞蹈,以此来祈求神明的庇护。这种场景既富有艺术性,也充满了神秘色彩。

“红纱蜡烛照盘筵,撞钟吹螺鼓渊渊”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庙宇内烛光摇曳、钟声悠扬、乐器齐鸣的宁静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让人感到温馨而祥和,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白头老叟拜且言,但愿明年还有年”两句,则是诗人在祭祀结束后的感慨。他祝愿神明保佑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真挚,让人深感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庙宇、祭祀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神明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描绘等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古代社会风情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