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军败归,却行入城为虏围。
虏围急,士心悲,外无援兵虏马纵横驰。
顾谓同舍儿,旦暮迫死期。
虏来杀我尽,何人报我子与妻。
战城南,良可哀。
今年出战不复还,明年更驱生者来。
暴虎或可活,击虏决不回。
请看长城下,白骨何垒垒。
吾闻古者天子,守在四夷。
何必使中国之民,填沟壑于匈奴之地为。

【译文】

城南大战,我军战败,退军进城又被敌军围困。

敌军围得紧,将士心悲切,四面受敌援兵难到来。

回头对同舍的孩子们说:旦夕之间就会死亡。

敌军来杀我全队,谁能为我的子与妻报仇!

城南大战好悲哀,今年出兵又失败,明年还要驱使活着的人去送死。

虎狼之师有时可以侥幸活命,一旦被敌人打败,决不会有机会回来。

请看这长城之下,白骨堆积如山高啊!

我听说古时候天子守国,是把边塞作为自己的屏障,

何必让中原百姓到匈奴的地盘去填沟壑呢?

【注释】

①战城南:指在城南进行的战斗。

②归:回,这里指军队溃败退回。

③却行入城为虏围:军队撤退而进入城中,被敌军包围。

④外无援兵:指四周没有救兵。

⑤士心悲:士兵心情悲痛。

⑥同舍儿:同伴的孩子们。

⑦旦暮:早晚。

⑧尽:通“今”,现在。

⑨报:报复。

⑩良可哀:非常可哀。

⑪今年出战不复还:今年再也不能出战了。

⑫暴虎:喻勇猛作战。

⑬击虏:攻打敌人。

⑭决不回:决不能回。

⑮吾闻:我听说。

⑯守在四夷:守在四方的边境上。

⑰何必使中国之民:为什么要让中原百姓到匈奴的地盘上去填沟壑。

⑱为: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汉乐府诗,选自《古诗源》。它描写了汉时战争失利后兵士们在城中被围困的悲惨情景。诗中表现了兵士们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斗志,也表现了统治者昏庸无能、不恤士卒的失职行为。全诗用赋体写成,语言质朴,风格苍劲,是古代战争诗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