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昔访我,玩月新秋节。
十年重命驾,复对春宵月。
故人真有古人情,明月故向今宵明。
可怜明月如盟主,知君与我心相许。
结交肯与流俗同,此心愿学延平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赠诗。袁贞白,字子野(一作子野),浙江萧山人,明代诗人。此诗是他在南京与作者相聚时所赋。
第一句写故友来访。“昔访我”,指十年前作者在家乡时,袁来访的情景。“旧游地”、“新秋节”,点明当时的季节和地点。
第二句写袁来重聚。“十年”指从十年前到此时,中间相距已十年。“重命驾”,是说袁又来访我。“命驾”是古人称召请他人驾车的敬词。
第三、四句写袁来后的情景。“复对春宵月”,指他们一起赏月,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复”,再一次。“春宵月”,即良宵。良宵即美好时光,这里指中秋佳节。
最后两句写二人友情之深,相知甚笃。“真有古人情”,意即袁与作者的友情确实像古代的知己那样深厚。“明月故向今宵明”,“今宵月”,即中秋之夜的月亮;“明月”,即明亮的月光。这两句是互文,说明亮的月光就像古人一样,一直伴随着袁和作者,直到今夜。
“可怜明月如盟主,知君与我心相许。”这句用典。盟主,即盟誓的主持者或盟约的签订人。“盟主”一词本出自《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状甚固,其视毫毛而不知,坐守乎于山之上,达于天之涯”(见《庄子·大宗师》)。此处借用,意即明月像盟主那样,照耀着人间一切,也照耀着他和作者之间的友情。“知君与我心相许”,意即知道袁和作者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相许”,互相信赖,互相尊重的意思。
末句用典。“延平翁”,指南宋抗金名将文天祥(号文山)。他为国事被俘,不屈,从容赴义,以身殉国。文天祥一生忠诚爱国,他的这种精神,后人常以“延平翁”称呼之。“此心愿学延平翁”,即作者希望学习文天祥那种忠诚报国的气节,表达自己要为国家尽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