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风袅袅,竹里影微微。
薄暮西山曲,萧条凉雨归。
伏槛看秋色,四睇乱清辉。
哀猿连谷响,迷鸟隔云飞。
朝市名仍系,林壑兴难违。
眷言反初服,蘅杜尚芳菲。
【注释】
雨霁闲望:雨后闲暇之时,登高远望。霁,天晴。
池边风袅袅:池边吹来阵阵轻风。袅袅,形容微风的轻柔和飘渺。
竹里影微微:竹林中的光影摇曳。微微,形容光影的柔和。
薄暮西山曲:傍晚时分,山的形状像弯曲的线条。薄暮,天色渐暗的时候。
萧条凉雨归:凄凉的秋雨渐渐落下。萧条,形容秋雨给人带来的萧瑟感。
伏槛看秋色:俯身靠在栏杆上欣赏秋天的景色。伏槛,靠近栏杆。
四睇乱清辉:四处张望,观赏那如水银般清澈闪烁的光芒。四睇,四处张望。
哀猿连谷响:凄凉的猿声在山谷中回荡。哀猿,悲伤的山猿。
迷鸟隔云飞:迷蒙的鸟影透过云雾飞过。迷鸟,迷失方向的鸟儿。
朝市名仍系:虽然朝廷里的繁华景象依旧存在。朝市,指朝廷或市场。
林壑兴难违:尽管山林的幽静令人向往,难以抵御。林壑,形容山林的幽深。
眷言反初服:思念当初身着布衣的日子。眷言,怀念。初服,指平民百姓的衣着。
蘅杜尚芳菲:蘅芷(一种香草)依然芬芳美丽。蘅,即蘅芷,一种香草。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期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名利的淡泊之情,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悠然自乐的情怀。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首联“池边风袅袅,竹里影微微”,写诗人站在池塘边,微风吹拂着水面,轻轻摇曳着竹林中的竹子,营造出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颔联“薄暮西山曲,萧条凉雨归”进一步描写了傍晚时分西山的景象以及秋雨的到来。薄暮,形容夕阳西下,天空渐暗。萧条,形容秋天的气息。凉雨,清凉的秋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颈联“伏槛看秋色,四睇乱清辉”则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秋天的美景,他伏在栏杆上,四处张望,欣赏那如水银般清澈闪烁的光芒。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尾联“哀猿连谷响,迷鸟隔云飞”则以哀怨的猿声和迷失方向的鸟儿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