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此南村居,自昔纾真想。
一朝就仁里,惬我心所仰。
故人尽比邻,时时共来往。
浊醪既同持,清文亦俱赏。
日入未能去,挈杖出林莽。
荒径行当辟,新苗渐已长。
多谢沮溺翁,千载良吾党。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翻译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所问要求,如本题“杂体诗其十六陶徵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全诗的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题目,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来理解。同时要注意理解诗歌大意,抓住关键句。此诗是陶潜写的《杂体诗·其十六》的译文。
其一:我眷恋这南村的居处,从古至今一直向往它。一旦来到这儿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心之所向就是这里。
其二:我的老朋友都住得离我很近,经常相互来往,互相拜访。我们在一起喝酒,也一起欣赏诗文。
其三:太阳下山时还不能回去,只好拄着拐杖走出树林。走荒径的时候一定要开辟一条新路,因为新苗渐渐长大了,需要我去开垦。
其四:多谢你啊!沮、溺两位古人。他们千载以来都是我的好友。
其五:我眷恋这南村的居处,从古至今一直向往它。一旦来到这儿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心之所向就是这里。
其六:我的老朋友都住得离我很近,经常相互来往,互相拜访。我们在一起喝酒,也一起欣赏诗文。
其七:太阳下山时还不能回去,只好拄着拐杖走出树林。走荒径的时候一定要开辟一条新路,因为新苗渐渐长大了,需要我去开垦。
其八:多谢你啊!沮、溺两位古人。他们千载以来都是我的好友。
其九:我眷恋这南村的居处,从古至今一直向往它。一旦来到这儿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心之所向就是这里。
其十:我的老朋友都住得离我很近,经常相互来往,互相拜访。
译文:
我眷恋这南村的居处,从古至今一直向往它。一朝来到这里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心之所向就是这里。我的老朋友都住得离我很近,经常相互来往,互相拜访。我们在一起喝酒,也一起欣赏诗文。太阳下山时还不能回去,只好拄着拐杖走出树林。走荒径的时候一定要开辟一条新路,因为新苗渐渐长大了,需要我去开垦。多谢你啊!沮、溺两位古人。他们千载以来都是我的好友。我眷恋这南村的居处,从古至今一直向往它。一旦来到这里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心之所向就是这里。我的老朋友都住得离我很近,经常相互来往,互相拜访。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友人的家中饮酒赏菊的情景。诗人与友朋同酌共饮,畅叙友情,抒发志趣,并赞美了友朋高洁的品质。全诗情真意切,意境优美,风格清新自然。
首联“我眷恋这南村的居处,从古至今一直向往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点明了全诗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以“南村”作为自己理想的归宿地,表现了他对归田隐居生活的热爱。
颔联“一朝来到这儿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心之所向就是这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理想居处的喜爱之情。诗人以“仁里”作为自己理想的居住地,表现出了他渴望得到仁德之心的愿望。
颈联“故人尽比邻,时时共来往。”,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们亲密无间的友谊。诗人与朋友们常常相互往来,互访互访,彼此之间感情深厚。通过描绘朋友之间的交往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尾联“浊醪既同持,清文亦俱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酒和诗的喜好之情。诗人喜欢喝浊酒,并且喜欢欣赏优美的诗文。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日入未能去,挈杖出林莽。”“日入未能去”意思是天黑还未能回家;“挈杖出林莽”意思是拿着拐杖走出树林荒野的意思。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夜晚独自漫步在树林里的场景。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