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历城闉,回策步林囿。
北眺邯郸道,南瞻太行岫。
幽泉激清澜,荒薄森长秀。
旷野零飞藿,重岩响哀狖。
徬徨含远志,眄睐展遐觏。
燕赵负豪略,土风夙所究。
廉颇守长平,秦人却西寇。
李牧出雁门,北马避南狩。
畴曩遘运会,匠者顾微陋。
谬升朝右位,滥陪群彦后。
质非荆山璞,雕饰良已厚。
中区增震荡,边鄙多斥候。
投迹依帷幄,短策非可售。
仰恧昔贤轨,嘉惠自难副。
斯言岂虚作,亮之惟朋旧。

杂体诗其十三芦郎中

日夕历城闉,回策步林囿。北眺邯郸道,南瞻太行岫。幽泉激清澜,荒薄森长秀。旷野零飞藿,重岩响哀狖。徬徨含远志,眄睐展遐觏。燕赵负豪略,土风夙所究。廉颇守长平,秦人却西寇。李牧出雁门,北马避南狩。畴曩遘运会,匠者顾微陋。谬升朝右位,滥陪群彦后。质非荆山璞,雕饰良已厚。中区增震荡,边鄙多斥候。投迹依帷幄,短策非可售。仰恧昔贤轨,嘉惠自难副。斯言岂虚作,亮之惟朋旧。

【注释】

杂体诗:唐代文人以五七言古绝句为正体,五言四句一韵或三句一韵,七言四句一韵或五句一韵,故称“杂体”。

其十三:这是第13首。

芦郎中: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曾官至翰林供奉,故称。

历城:即济南,今属山东。

回策:回旋的马鞭。

林囿:古代帝王、贵族的园林,这里指代自己的庭院。

邯郸道:邯郸市,今属河北。

太行岫:指太行山的山峰。

幽泉:深泉水。

荒薄:指草木丛生的地方。

旷野:广阔的原野。

飞藿:随风飘扬的草。

重岩:高大险峻的山。

遐觏:远方的朋友。

燕赵:泛指北方地区,这里借指北方。

豪略:英勇果敢的气度和策略。

荆山璞:比喻质朴无华的品质。

投迹:投奔。

倚帷幄:依靠军师谋划。

短策:指短小精妙的策略。

膺(yīng)恧(nǜ):惭愧,羞愧。这里用来形容惭愧之情。

嘉惠:美好的恩惠。

斯言:这句话。

亮:通“谅”,明白,了解。

朋旧:朋友。

【赏析】

《杂体诗其十三芦郎中》,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杂体诗。此诗描写了李白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全诗风格雄浑壮丽,气势磅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首联写诗人在历城的庭院里欣赏美景,回旋着鞭子漫步于林木茂盛的园林。“日夕”二字表明时间之晚,暗示诗人在此徘徊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诗人对这种情景似乎并不在意,反而显得十分高兴。

颔联写诗人站在院内高处眺望远方景色,北望邯郸道,南看太行山的山峰。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颈联写诗人在辽阔的原野上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草木,听到一声声凄厉的哀猿啼鸣;仰望高高的山峰,又看到一群鸟儿在树上盘旋飞翔。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尾联则写诗人在燕赵一带生活多年,深知那里的豪迈气概和淳厚的风俗人情;在官场中历经挫折,深感自己才能不够而难以胜任官职。最后,诗人以一句“斯言岂虚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些话语并非空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