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出中野,远游西山阿。
升高望四海,恻怆将如何。
昆崙不可见,六合垂网罗。
悠悠存亡门,往来苦相加。
愿随安期子,竦身入朝霞。
应龙扶灵舆,倏忽经九遐。
逍遥宇宙外,千岁复来过。

杂体诗 其六 阮步兵

驱马出中野,远游西山阿。

升高望四海,恻怆将如何。

昆崙不可见,六合垂网罗。

悠悠存亡门,往来苦相加。

愿随安期子,竦身入朝霞。

应龙扶灵舆,倏忽经九遐。

逍遥宇宙外,千岁复来过。

译文:

我骑着马走出中原的田野,到西山的最高处游玩。

登上高处眺望四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虑。

昆仑山太高了看不见,天地间就像一张大网。

忧愁啊忧愁,生死的门道,让人痛苦地来回奔走。

我希望像安期生那样,飞升到天宫,去朝拜朝霞。

我要像应龙那样,驾驭着灵车,忽然就飞过了九天。

我将在宇宙之外逍遥自在,一千年后再回来看看这个世界。

赏析:

《杂体诗》共十首,此为第六首。此篇写阮籍在山巅观览四方的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感慨与思索,并以此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开头两句“驱马出中野,远游西山阿”,描写阮籍驱马出中野的情景。诗人驰骋于广袤的原野,来到西山之巅,放眼望去,四下里皆是茫茫大地。这两句看似简单的动作描绘,却生动地勾勒出一个胸怀壮志、豪情满怀的阮籍形象。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描绘自己站在山巅上的感受:“升高望四海,恻怆将如何。”他仰望天空,俯瞰大地,内心充满了忧郁和伤感。这种心情源自他对于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体验。诗人在此处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感悟与思考。

接下来四句“昆崙不可见,六合垂网罗。悠悠存亡门,往来苦相加”,则是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入观察与思考。他认为昆仑山太高了,看不见;天地之间就像一张张巨大的网,将人们牢牢束缚住。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曲折,如同死亡的大门般令人痛苦而难以逃脱。这些诗句反映了阮籍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感受和不满。

最后两句“应龙扶灵舆,倏忽经九遐。逍遥宇宙外,千岁复来过”是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他想象自己能够乘坐应龙之车,飞跃九天,摆脱世间的束缚。在宇宙之外自由自在地遨游,享受无尽的快乐。诗人希望超越尘世的纷扰,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阮籍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阮籍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的独特品格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