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雨阑珊渐复稀,薄云零落会须归。
阶前碧草穿泥出,叶底黄蜂伺日飞。
馀润迟迟留宝篆,乍暄稍稍着罗衣。
风光点检无多在,文酒追随莫更违。
雨晴再次前韵
残雨阑珊渐复稀,薄云零落会须归。
阶前碧草穿泥出,叶底黄蜂伺日飞。
馀润迟迟留宝篆,乍暄稍稍着罗衣。
风光点检无多在,文酒追随莫更违。
【注释】
- 残雨阑珊:指雨水逐渐停歇,天空晴朗。阑珊:衰败的样子。
- 簿云零落:指云彩散开。归:返回。
- 阶前碧草:指台阶前的草地。
- 叶底黄蜂:指叶子下的黄蜂。伺日飞:等待太阳出来而飞。
- 馀润:残余的雨水。
- 乍暄:天气突然变暖。
- 宝篆:指炉香。
- 罗衣:指轻薄的衣衫。
- 风光点检:指仔细地检查自然景物。点检:检查。
- 文酒:指文人雅士饮用的美酒。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春雨过后的景色和感受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联“残雨阑珊渐复稀,薄云零落会须归”描述了春雨的消退和云彩的消散。诗人用“残雨阑珊”和“薄云零落”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用“会须归”这个词表达了春雨将要结束的意思。
颔联“阶前碧草穿泥出,叶底黄蜂伺日飞”进一步描写了春雨过后的生机勃勃的植物和昆虫。“阶前碧草穿泥出”形容了地面被春雨滋润后的湿润感。“叶底黄蜂伺日飞”则描绘了黄蜂在树叶底下等待时机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命力。
颈联“馀润迟迟留宝篆,乍暄稍稍着罗衣”则进一步描述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影响。“迟留宝篆”形容春雨留下的水渍痕迹,“乍暄稍稍着罗衣”则形容天气突然变暖时,人们开始添置轻便的衣物。这两联都体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尾联“风光点检无多在,文酒追随莫更违”则是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态度的总结。“点检风光”意味着仔细地欣赏自然的美丽,而“文酒追随”则表示诗人愿意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与朋友一起品味美酒,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过后的自然景物和人们的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