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对春风,无诗赋恼公。
方惭同系马,未暇拟雕虫。
得意多言外,归心半偈中。
拈花聊一笑,果信色成空。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 寂寂对春风,无诗赋恼公。
- 这句“寂寂对春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绪。在春日的清风中,诗人独自一人,心情也如同春天的风,既宁静又清新。而“无诗赋恼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无奈和苦恼,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无法找到合适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方惭同系马,未暇拟雕虫。
- “方惭同系马”中的“系马”可能指的是诗人与朋友一起骑马出游的情景,但当马匹被拴住时,诗人却感到有些不安或羞愧。这里的“方惭”表示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满足又有愧疚,因为他没有完全沉浸在与朋友的欢乐时光中。
- “未暇拟雕虫”中的“雕虫”通常指文房四宝中的笔,诗人用来形容自己忙于其他事情,没有时间去构思和写作诗歌。这里的“未暇”表达了诗人因为繁忙的生活而无法专注于诗歌创作的事实。
- 得意多言外,归心半偈中。
- 这句“得意多言外”意味着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时,往往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一些含蓄的言辞来传达。这里的“得意”指的是诗人的内心喜悦和满足感,而“言外”则是指这种喜悦和满足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在言语之外流露出来。
- “归心半偈中”表明诗人虽然心中有归乡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并不是通过直接的表达来实现的。这里的“半偈中”可能指的是一种含蓄的方式,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拈花聊一笑,果信色空。
- “拈花聊一笑”中的“拈花”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着诗人在欣赏美丽事物时的心情。这里的“聊一笑”表明诗人在欣赏美好事物时,会暂时忘却烦恼,心情愉悦。
- “果信色空”中的“果信”表示诗人最终相信了佛教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观念。这里的“色空”可能指的是物质世界的虚幻不实,以及心灵世界的真实本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和信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通过对春风、同系马、雕刻等意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在忙碌生活中的情感状态。同时,通过“得意多言外”和“归心半偈中”等句子,诗人表达了自己含蓄表达情感的特点以及追求心灵寄托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