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宪署两绝奇,古松怪石相蔽亏。
耳畔或闻海涛作,眼中不见云根移。
皮皴鳞蹙涩寒雨,霜雕雪刻莓苔聚。
方惊白日起潜蛟,更讶幽阴踞虓虎。
因怜二物争豪雄,壮颜毅色孰与同。
阅世不今亦不古,回头几觉凡物空。
岱宗千尺云昆崙,一勺水安得良工。
为我写此松石图,坐携造化入袖里。
【诗句释义】
山东宪署的两幅奇石和古松,相互掩映、相辉映;耳畔或许能听到海涛的声音,眼中看不见云根的移动。皮皱鳞片,在寒雨中显露出岁月的痕迹,霜雪雕刻出的莓苔聚积。白日里蛟龙潜藏,黑夜中虎豹盘踞。
【译文】
山东宪署中的两块奇异的石与古松,互相遮掩,彼此衬托。我耳边有时能听到海浪的声音,眼前却无法看见云根的移动。石皮皱纹交错,鳞甲斑斑,显得十分苍冷。雪花雕琢下的苔藓,聚集成团。这时才惊觉白日里有潜藏的蛟龙,更惊讶地发现夜晚有盘踞的猛虎。
我因怜爱这两件奇特的事物,它们争着展示各自的雄姿。它们的气势壮阔而坚定,哪一件能与它们相提并论?经历世事后,我不认为今也不比古,但回过头来看,一切事物都变得如此平凡无趣。泰山之巅,云雾缭绕,昆仑山巍峨挺拔,只有一勺水又怎能得到良工巧匠的雕琢。
让我为这两株怪石和古松画一幅图,坐下来把造化之力融入袖中。
【赏析】
《古松怪石歌》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七言诗。作者通过咏赞古松怪石,表现了对自然界生命力顽强、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坎坷、世态炎凉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