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变化有无宁复论,百鸟之中乃为众鸟尊。
以兹少陵托忠愤,再拜谓是古帝魂。
我来何处闻逸响,扁舟夜泊沅江上。
林霏拂岸滩风清,峡影沈波江月朗。
下远乍近鸣未休,听之转急如有求。
远客毋劳厌恼聒,少陵忠义方难俦。
【注释】
①杜鹃:古代传说中的鸟,相传其叫声凄厉,能传千里。②少陵:即杜甫,字子美。③逸响:指杜鹃声。④江上:沅水之上。⑤林霏拂岸:树林上的雾气拂动着山岸。⑥扁舟:小船。⑦峡影沈波:山峡映照在波光里。⑧听之转急:听起来声音越来越急促。⑨方:才;适。⑩忠义:忠诚与义气。⑪厌恼聒(guō):烦扰吵闹。⑫无劳:无须。⑬少陵:即杜甫,字子美。⑭远客:远行的人。⑮方难俦:正难相匹敌。⑯托:寄托;抒发。⑰忠愤:忧国忧民的忠愤之情。⑱古帝魂:指历史上的英雄形象。⑲我:指作者自己。⑳逸响:杜鹃声。㉑逸响:指杜鹃声。㉒夜泊:夜晚靠停船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对少陵(杜甫)的景仰和赞颂。首联说杜鹃虽为百鸟之王,但只有少陵才是众鸟之尊。第二联写诗人听到杜鹃声后,联想到杜甫的忠愤,于是肃然起敬地拜了又拜。第三联说诗人来到沅江岸边时,忽然听到一阵哀伤的鸣叫,原来是远处传来的杜鹃声,他感到十分惊讶,以为到了什么地方,第四联写诗人仔细一听,才知道是来自百里之外、千山之中的杜鹃声。第五联说这种鸣叫之声忽近忽远,时高时低,时快时慢,似乎有话要诉说似的。第六联写远处来客听到这哀苦的声音,觉得烦扰不堪,而诗人却觉得它非常悦耳动听,因为只有少陵才有如此高超的技艺,他的忠诚和义气是难以比拟的。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