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度七盘山,北行道弥恶。
峭壁根虚无,危栈架飞阁。
飘飘风吹衣,漠漠云涨壑。
下有黑龙江,乱石何磊落。
急濑转雷毂,奔湍散流沫。
洄潭更阴沉,俯视诚可愕。
兹路属再来,即事情已昨。
艰险难具论,惟与存颠末。

【注释】

晓度七盘山:清晨越过七盘山。七盘山,在今陕西长安县北,为秦岭山脉的一座山峰。

北行道弥恶:向北行走的路越来越险恶。

峭壁根虚无:峭壁上没有树木。

危栈架飞阁:高高的栈道像飞架的阁楼。危,形容高。栈道,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道路。飞阁,高耸入云的楼阁,形容高峻的栈道。

飘飘风吹衣:风在衣上飘动。飘飘,形容衣服被风吹得飘扬。

漠漠云涨壑:茫茫的云气涌起在壑谷之间。漠漠,模糊不清貌。

下有黑龙江:指流过山谷的黑龙江水。

乱石何磊落:参差不齐的石头多么不整齐。磊落,错杂的样子。

急濑转雷毂,奔湍散流沫:急流的溪水转动着车轮一样的漩涡,奔腾的水流溅起了泡沫。濑,急流的水。毂,大车车轮的中心。

洄潭更阴沉,俯视诚可愕:回旋的水潭更加阴郁,俯视时令人惊异。洄潭,水流回旋的潭沼。

兹路属再来,即事情已昨:这条道路属于将来再走一次的情况,但事情已是过去的事了。兹路,这条路。属,归向、隶属之意,这里表示“属于”或“属于”。来,指将来的事情。

艰险难具论,惟与存颠末:艰险难以全部论述,只有记录下经过。艰险,艰难困苦;困难。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诗人马祖常任陕西廉访司经历期间,作者自述他由南而西,经过七盘山北行的经历。全诗写尽了山路崎岖、云雾弥漫和水流湍急等自然景观,以及诗人面对这些景象时的感受和所思所感。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坎坷遭遇的感慨。

首联描写山路的险恶。早晨刚过七盘山,便感到山路越来越险恶。“晓度七盘山”是说清晨走过了七盘山,“北行道弥恶”是说向北走的路越来越险恶。

颔联写山路之险。“峭壁根虚无,危栈架飞阁”,意思是说峭壁上没有树木,高高悬架着的飞阁就像凌空而建的楼阁一样。“危栈”指的是陡峭的山路,“飞阁”则是指飞架其上的高楼。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壮丽。

颈联写水流之急。“飘飘风吹衣,漠漠云涨壑”,“飘飘”形容风力强劲,能够吹动衣衫;“漠漠”形容云气浓厚;“涨壑”则是指水势汹涌澎湃。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风力和云气的景象来表达水流湍急的感觉。

尾联写景色之美。“下有黑龙江,乱石何磊落”,意思是说下面是黑龙江水,参差不齐的石头多么不整齐。“乱石”指的是参差不齐的石头,“磊落”则是指错落有致的样子。这句诗通过描绘石头的形态来表达山间景色的秀美。

尾联又回到开头。“兹路属再来,即事情已昨”,意思是说这条道路以后还会遇到,但事情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兹路”指的是这条路,“属”在这里表示“属于”或“属于”。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于人生坎坷遭遇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水流等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坎坷遭遇的感慨之情。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