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沙有候馆,阑槛殊幽清。
槛内足凡木,凋萎不可名。
独彼凌云竹,郁有冒雪青。
飘萧散寒叶,修直摇苍茎。
灵籁奏清响,锵若金石鸣。
晴霄吐华月,流影乱虚明。
赏玩竟朝夕,似当西南朋。
乃知岁寒操,匪独松柏贞。
矢心又不如,愧我为物灵。

【诗句释义】

  1. 高沙:指孟城驿。候馆:驿站。2. 阑槛:栏杆。殊幽清:特别幽静清雅。3. 凋萎:衰败。不可名:难以形容。4. 凌云竹:高大挺拔的竹子。郁青:茂盛地长着青翠。5. 飘萧:飘洒的样子。寒叶:被雪覆盖了叶子,泛白的叶。修直:挺直,笔直。摇苍茎:在冰雪中摇曳着苍劲的枝条。6. 灵籁:指风声。奏清响:演奏出清脆悦耳的音乐。锵鸣:声音响亮而和谐。7. 华月:明亮的月光。吐华:吐出灿烂的光芒。流影:流水似的影子。虚明:模糊的明亮。8. 赏玩:欣赏玩味。竟朝夕:直到天明。9. 岁寒操:在严寒中保持节操。匪独松柏贞:不仅仅是松树和柏树这样坚贞。10. 矢心:誓言之心。又不如:比不上。矢心又:誓言之心又怎么样。不如:比不上。11. 愧我为物灵:惭愧自己也是万物之灵。
    【译文】
    孟城驿里积雪覆盖,驿站的栏槛格外幽静。栏杆内只有凡俗之物,那些已经衰败不能言说。唯独那些高大挺拔的竹子,在冰雪中茂盛地生长。飘洒的雪花落在竹子上,竹子笔直地摇曳在冰雪中。风吹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金石碰撞发出的声音一样响亮。晴朗的天空露出皎洁的明月,月亮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我欣赏玩味这景色,竟然整日整夜,仿佛与西南地区的友人相聚。由此我明白,竹子能在严寒中保持自己的节操,它并不只是像松树柏树那样坚贞不屈。虽然如此,我的誓言之心又怎么能够比得上呢?我为自己的生命感到惭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竹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竹子坚韧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品质的自省和反省。
    首联写景:“高沙有候馆,阑槛殊幽清。”孟城驿里的候馆,环境清幽,栏杆非常幽静。这句诗既写了驿站环境的清幽,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高”字写出了驿站的高处,视野开阔;“有”字写出了驿站的存在,给人提供了歇脚的地方。“殊幽清”写出了驿站的幽静。“阑”,栅栏的意思;“槛”,就是栏杆的意思。
    颔联写竹:“槛内足凡木,凋萎不可名。”“槛内”指的是驿站的栏杆内,“足”是满足的意思,“凡木”是普通的树木,没有特别的意义,用这个词语来强调驿站内的普通、平凡。“凋萎不可名”是说驿站内的普通树木都已经枯萎了,无法描述它们的状态了。
    颈联抒情:“独彼凌云竹,郁有冒雪青。”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把竹子比作凌云的竹子,突出了竹子的高耸入云的特点。“郁有”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充满了生命力;“冒雪青”是冒着雪的青色,突出了竹子顽强的精神。
    尾联议论:“飘萧散寒叶,修直摇苍茎。”这里的“飘萧”是指飘动的枝叶,“苍茎”指的是粗壮的竹子。飘动的枝叶在寒风中飘散,粗壮的竹子在冰雪中矗立。“铿锵”一词在这里用来形容竹子发出的响声,铿锵有力,好像在向人们讲述着它的故事。
    尾联抒发感慨:“灵籁奏清响,锵若金石鸣。”这里的“灵籁”是指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清响”是清脆悦耳的声响。风吹过竹子,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是金石撞击发出的声音一样响亮。“铿锵”一词用来形容竹子发出的声响,铿锵有力,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故事。
    尾联表达情感:“赏玩竟朝夕,似当西南朋。”这里的“赏玩”是指欣赏玩味。诗人在欣赏玩味着竹子的同时,也感叹着自己的生命短暂。“似当西南朋”中的“当”是应当的意思;“西南朋”是指西南地区的友人。诗人仿佛是在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应该珍惜时光,不要白白浪费。
    尾联反思自我:“乃知岁寒操,匪独松柏贞。”这里的“岁寒操”是指竹子在严寒中坚守自己的节操,不屈不挠。“匪独松柏贞”是指竹子并不只是像松树和柏树那样坚贞不屈。诗人在这里用竹子来比喻自己,反思自己的品格是否足够坚强,是否能够像竹子一样在困难面前坚守自己的节操。诗人通过咏竹表达了自己对竹子坚韧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品格的反思和反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