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竹风寒夜向深,灯前读易见天心。
京华又是逢长至,坐忆尧夫子半吟。
霜竹风寒夜向深,灯前读易见天心。
京华又是逢长至,坐忆尧夫子半吟。
【注释】
-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明代文学家、哲学家。
- 空斋无长物,十万紫琅玕:形容薛瑄的居所虽然简陋,但书籍众多,如紫琅玕般珍贵。
- 独坐清风里,流云湿画栏:描述薛瑄独自坐在书房中,四周环绕着清风吹拂的景象。
- 王季珠(清代):字馨吾,诸生。顾山人,居镇东,额曰旷庐,莳花种竹,吟啸其中。诗规陆放翁,书法赵松雪。
- 盍簪楼杂咏十首(其八):出自明代霍与瑕的作品,描写山鬼催狂雨,雷师送骤凉。
- 江行杂咏十首(其五):出自明代薛瑄的作品,表达了对先贤的敬慕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坐在书房中,通过阅读《易经》来感悟人生哲理的情景。诗中的“霜竹风寒夜向深”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寒冷和寂寞感;“灯前读易见天心”则表现了诗人通过阅读古籍来寻求智慧和启迪的过程。而“京华又是逢长至,坐忆尧夫子半吟”则透露出诗人对古代圣贤尧舜等先贤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