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台殿翠微中,石磴盘崖一径通。
客至有风还扫榻,僧来不语自鸣钟。
竹窗下见浮云白,祗树斜临返照红。
自笑无生浑未学,懒从方外共谈空。

【注释】

上方台殿翠微中:位于南京紫金山上的一座佛寺。上方,即上边;台殿,即佛殿;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上林木葱茏,绿荫如盖。

石磴盘崖一径通:石阶蜿蜒曲折地盘绕在山岩之上,是通向山顶的路。石磴,指石台阶;崖,指山崖;盘,盘旋。

客至有风还扫榻:客人来了,一阵风来时,我还会扫一下床铺让客人坐。

僧来不语自鸣钟:和尚来了,他不说话,自己敲起木鱼报时钟声。

竹窗下见浮云白:坐在竹编的窗前可以看到天上飘过的白云,颜色很白。

祗树斜临返照红:远处一棵大树斜倚着太阳,阳光反射在树上,显得特别红艳。

自笑无生浑未学,懒从方外共谈空:我苦笑地说我对于佛教没有研究过,懒得和出家的人谈论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

【赏析】

此为南京十咏之一。鸡足山在江苏句容县西北,因峰顶形似鸡冠而得名。山上有鸡足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阁等建筑,为江南名刹。

首联写景。“其”字表明诗人游历过鸡足山,对那里的景色并不陌生。“上方”,“台殿”,点出了地点。“翠微”,是山色之美。诗人登高望远,只见“石磴盘崖一径通”,这是一条盘山小路。

颔联写寺庙之幽静。诗人在寺里,“有风”便扫了床铺请客人坐下,这是何等热情好客!“自笑无生浑未学”,这里“无生”指的是佛教中的“不生不灭”观念,“浑未学”表示诗人对佛教理论的无知。然而,诗人并不以此为耻,相反他以自己的清高自居,表示不愿与那些出家为僧的人一样去空谈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

颈联写景。诗人坐在竹编的窗前,只见天边的浮云白得发亮,而远处的一棵大树斜着身子映衬着夕阳,红彤彤的十分好看。

尾联抒情。“自笑”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态度。既然自己没有修行过佛法,又何必去苦苦追求呢?“懒从方外共谈空”,说明诗人已经看破了红尘,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这首诗描绘了鸡足山的自然风光和古寺的幽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冷漠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