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浩浩绕神京,霜落烟波万里清。
灏气西来通滟滪,寒潮东下接沧溟。
几行雁影涵空碧,两岸芦花映月明。
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最后总结出自己的看法。“长江浩浩绕神京”,江水浩荡地环绕着京城;“霜落烟波万里清”,秋日的霜降后,长江两岸的烟雾迷蒙,万里江面显得十分清新;“灏气西来通滟滪”,“灏气”指浩瀚的水气或气势,诗人把浩瀚的气势比作西来的水气,从滟滪关东下而来,与沧溟相接,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江;“寒潮东下接沧溟”,“沧溟”指沧海,即东海。这里暗用杜甫的“八月龙舟破浪行,海风吹断赤城楼”诗句,以写景起兴,烘托出一种苍凉、壮阔的境界;“几行雁影涵空碧”,“涵”有包含、包涵之意,“几行”即几只。“空碧”,一作“晴碧”。诗人把几只大雁飞过天空,映入水中的景象,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两岸芦花映月明”,“岸”即江岸。“芦花”,指江边的芦苇。“映”,是映照的意思。诗人在描写了江水澄澈、两岸景色之后,又写了江上的景色和江上的声音。“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这是说:在西塞山前的秋天景色中,唯有夕阳时分才能听到那划船的歌声。
【答案】
译文:
长江浩浩荡荡地环绕着京城,霜降后江水澄澈万里如清泉。浩瀚水气从西而来通向了滟滪关,寒流向东奔泻直抵沧溟。几只大雁飞过天际,映入空中一片碧色,两岸的芦苇花映衬着月光更加明亮。西塞山前的秋天景色里,只有夕阳时分才能听见那划船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南京的长江风光。诗的前四句写景为主。诗人描绘了一幅秋江的图景:长江浩浩荡荡,环绕着京城,在霜降之后,江水澄澈万里如同清泉;浩翰的水气由西山而达,与东流的寒潮相接,形成了壮观的江面,使诗人感到心胸开阔。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情怀。接着诗人又写出了秋江的另一种景观。江上几只大雁排成了一行,飞向远方,映入了清澈的水面,使整个秋江景象更显生动、逼真。诗人还描写了江上芦花映月的美丽景色。“两岸”一句写景,“映月”一句写声。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使两种不同的感受相互交融、互相映衬。最后一句诗人将视线收回江边,只见夕阳余辉映照着江中的小船,只听到划船人唱起悠扬的歌声。
意境优美。诗人抓住秋季特点,描绘了秋天的江景,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